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情爱与责任-渡边淳一作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05:24
【摘要】:被冠以“情爱文学大师”称号的日本作家渡边淳一逝世已有五年,但是他留下的大量作品为人们阅读。这些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既包含着他早年的从医经历,也不乏笔锋转型之后的婚恋体验(作品中的情爱观、婚姻观等)。其中,最鲜明的特征便是作品中大胆的情爱描写,加之日本传统的哀婉格调和唯美风格,使得他的作品在给人们审美享受的同时也引发广大读者的热烈争议。介于大众文学与正统文学之间,对如何正确评价渡边的作品,也呈现出两极化态势。伴随着渡边逝世,如今再去解读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情爱意识背后包含着渡边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对于个体勇于追求内在真实的自我的鼓励,并且也折射出人之所以为人所具备的社会属性,以及这一社会属性下应当具备的责任意识,于个人、于家庭、于社会。通过对渡边淳一作品的解读,不仅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渡边淳一,也让我们对于自身在当下社会的角色定位有着更好的认识、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更加深刻的思考。除了引言和结语,全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第一章探讨渡边作品中的情爱意识,包括渡边个人情爱意识形成的渊源、情爱意识在他的创作中造成的影响,以及他的情爱意识之下包含的现实世界的一些映射。个体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深受周围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渡边本人对于情爱的观念和看法也与他所受到的文化熏陶有着密切的联系。渡边将自己的情爱意识贯彻在他的作品中,通过文字书写出了颇具艺术价值的作品,但是受到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和唯美思想的作用,他书写出的关于情爱的描述更多的流露出唯美色彩。本章在重点阐述渡边本人情爱意识的同时,旨在让人们更加深刻地去感受渡边的作品。第二章主要探讨渡边作品的责任意识,包括他个体的责任意识,以及他的作品中的责任意识对当下人们的影响。渡边极力主张人们去追求自我,号召人们在快速发展的现实世界中更多地去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他对人的自然属性绝对肯定,却将人的社会属性剖离开,在极力鼓励人们追求自我内在的同时忽略了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一想法显然是过于偏激不可取的,却让现代社会处在巨大精神压力之下的人们对如何正确处理好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满足于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第三章主要探讨渡边作品中情爱意识与责任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渡边笔下的众多人物中,个体对于自我的满足是一个典型特征。在追求自我的同时也面对着来自不同社会角色需要承担的责任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点,是向一方妥协还是争取双方的共存成了不同人物命运的转折点。本章通过对渡边作品中情爱意识与责任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解读,旨在对渡边作品做深层探究。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31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闻;;青岛出版集团全面收购日本渡边淳一文学馆[J];出版参考;2019年12期

2 刘琪;;浅论小说和生活的关系——读渡边淳一小说有感[J];才智;2019年23期

3 刘迅;;以仁心写人性——渡边淳一《仁医》书评[J];全国新书目;2017年03期

4 文晓艺;;渡边淳一小说中的“绝对爱”——以长篇小说《失乐园》为例[J];散文百家;2019年01期

5 董丽丽;;渡边淳一医学题材小说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年17期

6 罗勇;赵立红;;渡边淳一眼中的“情爱”与“死亡”[J];同行;2016年08期

7 陶鑫;;渡边淳一《失乐园》中的情爱观研究[J];商业故事;2016年25期

8 魏悦;;试析渡边淳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商业故事;2016年25期

9 胡杨;;渡边淳一小说中自然意象的作用分析[J];唐山文学;2016年11期

10 谢宁远;;女作家个个都是时装精[J];意林(原创版);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庆敏;;从渡边淳一小说《失去的椅子》分析“根回し”的含义与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2 冯羽;;渡边文学三议[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3 李小慧;;不伦哀歌——浅析《失乐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钟华;渡边淳一:从《钝感力》到《幸福达人》[N];科学时报;2011年

2 中华读书报特约记者 戴铮;《芙蓉的干城》为松井今朝子赢得渡边淳一文学奖[N];中华读书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蒋肖斌;渡边淳一:社会问题的解剖者[N];中国青年报;2014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白岩松;渡边淳一:让爱停留在最美的地方[N];中国青年报;2007年

5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朱sビ,

本文编号:2597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97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e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