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都柏林人》的叙事形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9 10:33
【摘要】:本文以叙述学和文体学的研究重合面,即视角和话语表达方式为切入点,分别从叙事视角模式、言语表达形式以及二者的互补结合这几个方面阐述了文本独特的叙事策略与文体技巧,通过实例对乔伊斯的叙事风格和写作手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第一章探讨了《都柏林人》里的各种聚焦模式,这其中包括第一人称内视角、第一人外视角、全知叙述视角、以及第三人称外视角。不同的小说采用不同的视角,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在这个章节里,本文还探讨了在小说里出现的各种视点转换、视角转换、视角越界的现象以及它们产生的效果。 第二章则按照利奇和肖特对言语行为做出的五种分类,分析了《都柏林人》里的各种话语形式: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以及言语行为叙述体。由于在不同的引语形式里,叙述者的干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文体效果,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作者写作技巧进行深入且细致的剖析。 第三章是从叙述学和文体学的互补点上入手。由于叙述学十分关注的时间问题在文体学里完全不予以关注,所以本文按照热奈特《叙事话语》里对时间范畴的分类:时序、时距、频率三方面来分析《都柏林人》,其中重点分析了《公寓》的时距问题,同时结合文体学关注的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风格,,语气等,探索乔伊斯的创作技巧。 最后则是本论文的总结部分,概述了《都柏林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作者的叙事技巧和文体技巧是密不可分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6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联;;论《都柏林人》的叙事艺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朱晓;;功能文体学与深层主题意义——《姐妹》的文体分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3 章联;《都柏林人》“重复”修辞手法解读[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王晓梅;对立与冲突中突显主题——评乔伊斯《阿拉比》的叙事技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申丹;;文体学和叙事学:互补与借鉴[J];江汉论坛;2006年03期

6 魏莅娟;;浅析《姐妹们》和《伊芙琳》的叙述视角——《都柏林人》的叙述艺术[J];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7 丘宝华;《阿拉比》的叙述角度与主题[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8 孙梁;《都柏林人》技巧探微[J];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03期

9 申丹;;何为“不可靠叙述”?[J];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04期

10 申丹;;也谈“叙事”还是“叙述”[J];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薛海燕;都柏林人是如何在乔伊斯笔下瘫痪的[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詹韵;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之文体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魏莅娟;运用视角和话语理论解读乔伊斯的《都柏林人》[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5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05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b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