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卖花女》话语文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13:47
【摘要】:备受观众青睐的喜剧为什么在欢声笑语之后让观众陷入沉思?伟大的剧作家萧伯纳如何将他丰富深刻的思想寓于轻松幽默的喜剧对话中?本研究在对文体学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回顾戏剧文体和话语文体的发展,借鉴国内外系统功能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尝试运用语域-话轮转换的话语文体研究框架解读寓于喜剧《卖花女》中的深刻内涵,填补喜剧鉴赏的空白拓展文学批评视角。 本研究基于语域学和话轮转换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文本进行系统科学的多层面的分析研究,旨在1)运用语域学理论解读萧伯纳戏剧《卖花女》的主题:通过Liza,Higgins,Doolittle的语域分析他们的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从而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由Liza接受语言培训前后的语域变化暴露上流社会的无知与虚伪,由身为教授的Higgins常常脱口而出下层社会的常用语域揭示中产阶级的冷漠自私与狂妄自大,通过析比Doolittle语域与身份的不一致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经济基础是划分社会阶层的唯一标准;运用语域学理论解读文本能体会作家的用心及其作品丰富而深刻的内涵。2)运用话轮转换理论解读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人物间的权势关系:话轮长短、话轮中用词用句的难易程度等反映说话者的学识、经历、家庭、职业等信息;运用话轮分配原则以及分析话轮打断和话轮重叠,从全新角度欣赏、析比人物间的权势关系。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语域-话轮转换研究模式为戏剧作品欣赏提供了新的视角,完善了戏剧的文学意义阐释,丰富了戏剧批评理论;2)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域学的最新成果与会话分析中话轮转换的前沿研究相结合,对《卖花女》进行了系统、细致的研究,深化了对萧伯纳及其喜剧作品思想精髓和经典语言的阐释;3)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以单词的数量来计算的相同长度的话轮,由于单词构成音节不同、耗时不同,因而产生的效果大有差异。鉴于此,本文作者提出用音节数量代替单词数量来计算话轮长度;4)本研究提出将功能语言学的句子结构理论和构词理论用于对话轮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由此阐释人物个性以及人物之间的权势关系。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语域-话轮转换模式应用于戏剧对话研究,能深层地解释喜剧的内涵,补充和完善喜剧作品的文学意义的阐释。另一方面,本研究为语言学、文学、文体学课程的教学以及文学、戏剧爱好者提供借鉴,通过追踪语言线索并以此为依据理解和评价语域和话轮转换对于研究喜剧作品如何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社会性、揭示作品主题、欣赏作品的美学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语言学习者了解并有效地驾驭语言和语言的各种变体,培养他们根据场景选择最得体、最有效的语言形式的能力,提高语言使用效率,增强语言学习与交际的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62.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墨白;略论曹丕的文体分类对魏晋南北朝文体研究的影响[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2 李广军;论文体研究与文体观的树立——兼评黎皓智《俄罗斯小说文体论》[J];俄罗斯文艺;2002年01期

3 王春华;;从逻辑的角度看文体的划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11期

4 刘竹林;;文体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的新视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温庆新;;对“神魔小说”文体研究的质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温庆新;;对近年来兴盛的“神魔小说”文体研究热的质疑[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席建彬;;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抒情小说”研究综述[J];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余岱宗;;文体的常态与变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王凤霞;;朱荃宰《文通》通论[J];嘉应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毕绪龙;;“杂感家”鲁迅自我形象的轨迹——从鲁迅杂感文体意识说起[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郭凌云;;孙康宜著《晚唐迄北宋词体演进与词人风格》[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2 王少良;;中国古代文学风格论指略[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3 王少良;;中国古代文学风格论指略[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亚;;法制新闻摄影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A];建立科学的图片运营机制——第六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2003年

5 王书婷;何锡章;;文体之辩:谁来点燃现代汉诗的“盎然生趣”?[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超;方法论的自觉与创造性细读[N];文艺报;2006年

2 刘效仁;卖花女孩的受教育权谁来保护?[N];人民政协报;2002年

3 李非;文体研究:继承与创新[N];人民日报;2002年

4 代迅;文体研究的新创获[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孙海洋 郭建勋;古代文学文体研究学术讨论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4年

6 邢建昌;在王蒙小说中进行批评探险[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王海燕;文体学研究的新范式[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杜霞;“文体形式”的意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詹福瑞;文体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10 陆贵山;小说文体研究的新成果[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兆;《卖花女》话语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石云霞;萧伯纳《卖花女》中不礼貌现象的语用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冯汝常;中国神魔小说文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左进;二十世纪美国女剧作家自我书写的语用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晓军;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车海兰;朝鲜稗说文学文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王凌;形式与细读:古代白话小说文体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胡琳;欧洲近代长篇小说成型过程中的史诗距离与文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董芬芬;春秋辞令的文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宫英瑞;《圣经》叙事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飞鹏;戏剧舞台指令和对白关系的语用文体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现修;约翰·济慈诗歌的功能文体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3 秦英;《卖花女》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冯蔚清;《愤怒的葡萄》文体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潘志娟;从语域分析的角度看《卖花女》中人物语言的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姬瀚达;国家领导人政治讲话的文体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7 陈凌燕;导游英语语言特征及文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炳中;郁达夫散文的“心”和“体”[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文竹;对戏剧《卖花女》的语用文体学分析[D];河南大学;2012年

10 沈媛仪;前景化理论与小说文体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06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06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f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