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走钢丝的女孩》对维多利亚时期成长小说的继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0-06-05 12:31
【摘要】:艾玛·卡萝尔是萨默塞特郡的一名中学英语老师,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巴斯泉大学青年文学硕士写作班。艾玛·卡萝尔又是一位优秀的英国儿童文学作家。英语教师的工作使得她可以深入研究儿童的阅读习惯。《走钢丝的女孩》是艾玛创作的第二部作品,讲述了在马戏团长大的小女孩路易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故事。该小说在2015年获英国卡内基儿童文学奖提名。《走钢丝的女孩》出版于2014年7月,国内对该小说的研究很少。2016年6月,由王庆勇教授主持翻译的中文译本在国内出版后,该小说开始受到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本论文将从成长小说的视角出发,通过该小说与三部维多利亚时期成长小说(《德伯家的苔丝》、《雾都孤儿》、《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对比分析,探讨该小说对于传统成长小说的继承和创新,让读者对该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论文由四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艾玛·卡萝尔与她的作品《走钢丝的女孩》以及国内外对该小说的研究现状、成长小说的内涵以及《走钢丝的女孩》与成长小说的联系。引言部分为整篇论文的展开作了理论铺垫,回顾了成长小说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成长小说的内涵与传统叙事模式,认为《走钢丝的女孩》基本吻合传统成长小说的叙事模式:小主人公远离家乡,经过重重磨难,逐渐变得成熟。第二部分探讨的是该小说对于传统成长小说的继承,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1)对叙事结构原型的继承:主人公路易的成长过程基本符合传统成长小说的叙述模式:天真——诱惑——出走——困惑——考验——迷惘——顿悟——认识人生与自我;2)对个人身份与社会身份寻找的继承:路易离家出走追寻梦想是为了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并获得自由和认可;3)对女性主义表达的继承:生活在父权制社会,路易和她的妈妈一样受到男性的管制与压迫;4)对正反人物对比的继承:齐普乔先生与威尔比拉福德先生不同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对路易的成长都有重要影响;5)对现实主义的描写与批判的继承:维多利亚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贫富差距拉大,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小说通过对马戏团成员的描写表现出他们生活的艰辛。第三部分探讨的是该小说对于传统成长小说的创新,例如:1)对传统叙事结构原型的突破:传统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大多是被迫出走,而路易选择离开家乡是为了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2)对女性身份的突破:在父权制社会,女性充当着男性附属品的角色,但路易勇于反抗并获得了与男性演员平等的地位;3)对自我建构的突破:在传统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在成长路上会遇到一个或多个好心人的帮助,但路易与他们不同,她一直独立地在成长的道路上前行;4)对语言风格的突破:传统成长小说中,作者为了刻画贫苦百姓的艰难生活,语言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走钢丝的女孩》始终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去再现当时的生活;5)对主题表达的突破:该小说没有刻意地去批判或讽刺社会现实,而是非常重视梦想的地位,强调了对梦想主题的坚持。第四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一方面,《走钢丝的女孩》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它符合传统成长小说的叙事模式。另一方面,《走钢丝的女孩》又不同于传统的成长小说,它拥有独特的现代特点。小说语言简单易懂,故事情节紧密联系,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中又不时表现出传统,拥有独特的魅力,从而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1.0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龙;;成长小说:中国文学亟待拓展的新空间[J];中国图书评论;2018年06期

2 李猛;;中国当代成长小说的生态密码[J];小说评论;2017年04期

3 陈婷婷;王桂英;;日本近现代成长小说的精神流变及其文化表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4 高耀美;;遇见更好的自己——成长小说《假面黑桃Q》导读[J];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6年03期

5 张龙艳;;新世纪美国少数族裔成长小说中青少年成长主题研究——以小说《拯救骨头》与《圆屋》为例[J];参花(下);2017年02期

6 叶军彪;;孤独少年的“成长仪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04期

7 ;西峒风情画,少年成长书[J];少年文艺(中旬版);2017年03期

8 高耀美;;一场疼痛又温暖的蜕变——成长小说《裙摆是花开的地方》导读[J];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7年03期

9 杨芙蓉;马瑞香;刘瑞敏;;生命的顿悟、心灵的救赎——《一个人的朝圣》的成长视角解读[J];芒种;2017年09期

10 ;《地球另一端的彩虹》[J];少年文艺(上旬版);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韩明焕;张惠文;;李光洙与鲁迅的成长小说比较——以类型比较为中心[A];韩国研究(第七辑)[C];2004年

2 康凌;;林道静在21世纪——青春文学、成长小说与微博文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1)[C];2012年

3 李蓉梅;杨宏敏;;成长小说的另类叙事——论杨红樱的顽童成长小说[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阮倩;;颠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儿童/成人的二元对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阮倩;;“童贞”观念的初始——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构主义批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木弓;成长小说有新意[N];文艺报;2017年

2 小高鬼;创作没有边界但有底线的少年成长小说[N];文艺报;2016年

3 孙胜忠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长小说:与时俱新的小说样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张永禄;“80后”成长小说的得与失[N];文艺报;2007年

5 施战军;中国式成长小说的生成[N];文艺报;2006年

6 郭垦;独特的青少年成长小说[N];光明日报;2002年

7 孟繁华;成长小说与没落群体[N];河北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陈熙涵;大人写的成长小说遭冷落[N];文汇报;2001年

9 徐兆淮;叶弥和她的成长小说[N];文艺报;2001年

10 吴秉杰;《桃花鱼》和“成长小说”[N];文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云中;空间下的主体生成:美国犹太成长小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顾广梅;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胜忠;无尽的求索和虚妄的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徐秀明;20世纪中国成长小说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5 买琳燕;从歌德到索尔·贝娄的成长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明信;鲁迅与李光洙文学观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钱春芸;行进中的“小说”中国[D];苏州大学;2007年

8 杨丽;杰克·伦敦三部“成长小说”中的性别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苗变丽;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时间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刘广涛;百年青春档案[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海棠;《赎罪》的成长小说特征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

2 马莹莹;多克特罗成长小说中自我身份的叙事建构[D];兰州大学;2018年

3 崔祥芸;论黄蓓佳成长小说中的父母形象[D];安徽大学;2018年

4 赵焕;《走钢丝的女孩》对维多利亚时期成长小说的继承与创新[D];天津理工大学;2018年

5 景蕴峰;从成长小说视角解读《紫色》[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年

6 王京;迷茫、背叛与救赎[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7 邹军;论“60后”作家成长小说中的“自导性成长”[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8 伍悦;《他们眼望上苍》: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9 刘丽;成长小说视阈下的科马克?麦卡锡的《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10 安妮;《金翅雀》中的成长小说特征研究[D];新疆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98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98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2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