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天意论与宗教地图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561.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光安;严若芳;韩晨;;试论《失乐园》中人的堕落和再生[J];语文建设;2017年15期
2 陈旭东;;《失乐园》[J];油画;2018年04期
3 董亚楠;;《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复杂性论析[J];青年文学家;2019年23期
4 曲雯雯;;从厌女症视角分析弥尔顿对女性的态度——通过分析《失乐园》中的夏娃形象[J];北方文学;2017年06期
5 王姝杰;;探究《失乐园》中的美学意象[J];中国文艺家;2017年04期
6 沈日中;;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7 景蔚;;论《失乐园》之撒旦形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卢晓蕾;;试析《失乐园》中撒旦的艺术形象[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9 乔莉萍;赵志勇;;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失乐园》评论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常艳莉;;浅析约翰·弥尔顿《失乐园》的创作目的和革命主题[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梁工;陈莹;;《失乐园》对圣经题材的传承和超越[A];东方丛刊(2007年第3辑 总第六十一辑)[C];2007年
2 李小慧;;不伦哀歌——浅析《失乐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冯羽;;渡边文学三议[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亦嵘;浅谈《失乐园》的疏漏[N];法制日报;2002年
2 刘迅;《失乐园》:在爱与罪之间[N];中华读书报;2018年
3 竺家荣;翻译《失乐园》:力求传达原作韵味[N];文艺报;2014年
4 舒晋瑜;^~米:正视人生的不完美[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竺家荣;爱与性的执著探索[N];文艺报;2010年
6 照日格图(书评人);残酷到极致的美[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7 孙克;哪些书具有收藏价值[N];中国老年报;2000年
8 范垂功;文学艺术的超越性[N];人民日报;2009年
9 刘意青;学养型批评和理论框架批评的利弊[N];文艺报;2019年
10 何方中;站在时尚对岸的知识分子[N];中国经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天奇;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天意论与宗教地图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2 张祺飞;渡边淳一《失乐园》之于中国大陆传播与接受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陈德琳;约翰·弥尔顿《失乐园》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4 李颖;《失乐园》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安志宏;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张力[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红叶;从阐释学角度看《失乐园》朱维之译本中的翻译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范德龙;欧洲史诗传统视野下的《失乐园》[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陈敬玺;论《失乐园》的人学内涵与艺术意蕴[D];西北大学;2006年
9 蒙颖;弥尔顿的人生体验对创作《力士参孙》和《失乐园》的影响[D];贵州大学;2008年
10 陈惠明;翻译与美意识[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63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6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