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追风筝的人》的修辞叙事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09 06:27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通过作者、人物和读者间的动态叙事,反映了人性的追求与心灵的救赎。借助修辞叙事足以使胡赛尼的动态叙事过程以及小说人物和读者做出的判断成为文本和阅读的中心。基于修辞叙事理论,本文着力于从叙事进程和叙事判断两方面探寻小说主人公转变的根本原因和读者对人物的判断在情感、伦理和美学层面的体现及相互联系。首先,第一章介绍卡勒德·胡赛尼的经历和其作品以及该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综述。本章的后两小节简要介绍了修辞叙事理论的两大核心即叙事进程与叙事判断的定义和分类。第二章基于詹姆斯·费伦对于人物互通的分类,从人物的模仿性、主题性和虚构性三方面详细分析了小说的主要人物阿米尔和哈桑。同时,进一步的多维人物剖析有利于读者理解小说人物间的冲突关系。第三章论述了小说的叙事进程。通过详细论述小说人物的不稳定性和作者与读者间存在的张力,加之文化和社会环境背景的影响,本章节试以探究主人公背叛的动因以及文本层次上胡赛尼是如何推动叙事进程的发展的。同时,从张力的角度,本章节也试以探寻了作者与读者在知识和信仰层面的差异性,而这也大大加强了读者阅读兴趣与参与程度。第四章重点探讨了叙事判断分别在形式、伦理和美学层面的体现。基于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经历,本章节围绕阿米尔背叛、悔悟和救赎这一过程从阐释判断、伦理判断和美学判断三部分加以分析。借助于叙事判断,本论文得以阐明各类事件背后隐含的真谛,以重建并评价伦理道德和叙事中的美学价值。进一步阐释胡赛尼的叙事策略的同时,文本中蕴藏的艺术品质和发人深思之处以及读者的多层次反应也得以呈现。基于叙事进程和叙事判断这两大修辞性要素,本论文力图从文本动力和读者动力两方面探寻进程是如何进行的,论述读者的阐释经验的重要性以及作者、人物和读者间的交流互动所达到的修辞效果和修辞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阿宁;冯仕博;;浅析修辞在自然学科知识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28期

2 巴里·布鲁梅特;郭恩华;李秀香;;修辞的功能与形式[J];当代修辞学;2018年06期

3 张楠;;《同桌的你》中修辞性叙事理论初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6年01期

4 陈小慰;;翻译修辞话语及其实现途径[J];翻译论坛;2017年03期

5 梁爽;;论儿童修辞性语言的发展与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6年08期

6 李宁;;从“形式-功能”矛盾角度谈我对修辞性推测意义的理解[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7 刘海燕;;修辞性条件句的多视角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8 杨劲松,陈建平,陈贵斌;浅谈修辞性问句的理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史铁强;略娗俄语熟语的修辞性活用[J];外国语文教学;1985年Z1期

10 张炼强;;试谈语法中的修辞反映——兼谈语法修辞结合问题[J];当代修辞学;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杜军强;;中国传统司法文明中司法修辞的语境及其形态——以清代司法修辞为分析对象[A];外国法制史研究(第21卷):法律文明的起源和变迁——以五大古文明为中心[C];2018年

2 蒋红艳;徐晓杰;;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邵志洪;;英汉拟人法使用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加州大学厄湾校区英文和比较文学系 J.希利斯·米勒 清华大学外文系 生安锋 译;文学在今天是否重要[N];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冯梅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侯国金;深层融合语法学和修辞学推动符合汉语实际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3 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杨立青;面对“世界”:从焦灼到从容[N];深圳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家勤;英语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尚必武;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昊一;《追风筝的人》的修辞叙事学分析[D];南昌大学;2019年

2 易思;涉案类网络自制剧悬念叙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3 韩娜;修辞元素:《蛙》的修辞学分析[D];阜阳师范学院;2019年

4 许曼燕;《历史是一种修辞》汉译实践报告[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5 贾海娥;从及物性角度对比分析习近平语言及其译文的修辞性表达[D];内蒙古大学;2019年

6 郑奕馨;高中小说教学应重视修辞性语境差现象的解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7 李艳科;从修辞角度解读俄语的笑话语言[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8 莫锦灿;修辞性叙事视角下的对外新闻编译[D];广西大学;2018年

9 沐婷;极性程度补语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10 于溪;基于巴特符号学的《朗读者》主持人修辞性话语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6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86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5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