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幽灵之家》以女性为中心的写作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4 21:03
【摘要】:智利女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处女作《幽灵之家》于1982年出版,出版后很快引起了文学评论界和读者的广泛注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目前对《幽灵之家》的研究多集中在作品的外部,探讨作者生平、作者意图等,研究角度多集中在对作家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特色的研究。因此,本文以伊莎贝尔·阿连德小说《幽灵之家》为研究对象,采用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结合现有研究,在研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究作品中蕴涵的以女性为中心的写作特色。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小说《幽灵之家》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关系。介绍伊莎贝尔·阿连德的主要作品及其写作风格,概述文学评论界对其研究评价。介绍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分析女权主义对拉丁美洲的影响及其对拉美文学的影响。第二章:简要介绍小说人物所处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试析其对以女性为中心的写作手法形成的促进作用。梳理伊莎贝尔·阿连德的人生经历,概述作者女权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分析作者思想对其写作风格的影响。第三章:试析《幽灵之家》以女性为中心的写作手法的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女性角色在小说中占据主导地位,小说的主线是围绕两大家族的四代女性人物展开的。第二,对小说叙述声音进行分析。试析阿连德如何利用叙述声音策略,建构女性叙述权威。第三,比较小说中女性人物和男性人物的形象,探究小说人物形象刻画在性别方面的差异。第四章:探究以女性为中心的写作手法使小说《幽灵之家》体现的时代意义。此部分在分析小说文本的基础上,总结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方面的意义。其次,在女性对男权社会反抗方面的意义。最后,在女性话语权建构方面的意义。最后得出结论:伊莎贝尔·阿连德运用以女性为中心的写作手法展现了其作为女性作家在写作方面的优势,也充分的证明了女性视角的独特魅力。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784.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羽;;关于伊莎贝尔作品《幽灵之家》的解读[J];芒种;2017年04期

2 董玮;;欲望与损害——评《幽灵之家》主题[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3 许志强;;《幽灵之家》:美与罪孽[J];书城;2007年11期

4 刘习良;伊莎贝尔·阿连德和《幽灵之家》[J];外国文学;1989年02期

5 伊·阿连德 ,刘习良;幽灵之家 第四章 幽灵时代[J];外国文学;1989年02期

6 伊莎贝尔·阿连德 ,肖培;书本都有自己的神灵[J];外国文学;1989年02期

7 榕;;《幽灵之家》搬上银幕[J];世界文学;1994年05期

8 王嘉军;;探访幽灵之家[J];全国新书目;2007年16期

9 滕威;;“穿裙子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与阿连德的家族史——重读《幽灵之家》[J];艺术评论;2007年08期

10 傅郁辰;《幽灵之家》的魔幻色彩[J];大众电影;199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艾茵;亦“真”亦“幻”的《幽灵之家》[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云也退邋(本报书评人);无用的女异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陈众议;捭阖于前瞻与回眸的翻译家[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文月;《幽灵之家》以女性为中心的写作特点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万洁华;《百年孤独》与《幽灵之家》的女性形象比较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3 童丽丽;《幽灵之家》的叙事艺术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佳;论《幽灵之家》的女性意识[D];浙江大学;2011年

5 郭婧;《幽灵之家》的现代寓言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潘璐清;浅谈翻译的文化转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02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02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4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