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年月日》与《老人与海》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4 23:59
  阎连科的《年月日》在发表之初,就有评论者认为其与《老人与海》有相似性,却并未做进一步研究。面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影响关系的质疑,作家否认的同时,又无意中透露出《年月日》原创性不足的信息。《老人与海》在中国广泛的传播基础,《年月日》的文本创作背景与阎连科对《老人与海》的熟稔,为求证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提供了前提。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将两部作品对读,会发现两者有诸多相似点。《年月日》无论是在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叙述方式,还是在小说次要元素的安排上,都与《老人与海》存在共通性。《老人与海》对阎连科创作的影响,进一步体现在与《年月日》同一时期创作的《日光流年》中。《老人与海》与《年月日》两部小说在文体和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又体现出影响的局限。《年月日》作为其创作转折期的作品,借鉴外来形式的同时仍呈现出本土化色彩。作品中既有愚公移山神话与时代记忆的影响痕迹,又呈现出作家对待土地和农民态度的转变。通过两部小说的比较研究,梳理了《年月日》的文本生成机制,也为研究阎连科的其他作品提供了研究思路。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老人与海》对《年月日》影响的可能性
    第一节 《老人与海》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一、《老人与海》在中国的译介
        二、《老人与海》在中国的研究
        三、中国作家对《老人与海》的接受
    第二节 《年月日》的文本创作背景
        一、创作焦虑
        二、身体疼痛
    第三节 阎连科与《老人与海》的文学联系
第二章 《年月日》与《老人与海》的文本对比
    第一节 情节设置的类同
        一、结构元素的异形同构
        二、人鱼对峙的巧妙转换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共通
        一、不惧死亡的困境超越者
        二、追求自我实现的孤独者
    第三节 叙事策略的相似
        一、相似性的叙事空间
        二、时间刻度的有效运用
        三、独白式的心理叙事
    第四节 次要角色功能的一致
        一、孤独的慰藉
        二、适时的缺席
        三、轮回的希望
第三章 影响的限度与影响的延续
    第一节 文体的启发与求新求变
        一、文体意识的彰显
        二、文体风格的悬殊
        三、文体的求新求变
    第二节 极限叙事的延续与极致化
        一、限度的设置与突破
        二、《日光流年》的延续
    第三节 人与自然抗争主题的书写
        一、地理空间的创作转换
        二、和谐与对抗的双重变奏
        三、命运突围的失败尝试
第四章 《年月日》文本生成的多重影响
    第一节 愚公移山神话的再现
    第二节 时代记忆的独特显影
    第三节 作家创作心态的嬗变
        一、逃离与归依
        二、认同与投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917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917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4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