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自动钢琴》中的人性异化主题及其哲学解析

发布时间:2021-01-02 06:12
  作为美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库特·冯尼古特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写出过众多极富影响力的作品,因此长期以来得到国内外学界的重要关注。但是,他的首部长篇小说《自动钢琴》由于一直被认为是一部科幻小说,因此长期没有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不仅相关的研究文章寥寥无几,而且至今没有中译本面世。然而,通过深入细读这部作品,我们就会发现这部小说其实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严肃作品,同时能清晰感受到作者在书中对人性和人类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与洞见。本文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命题为切入点,详细解析了《自动钢琴》一书中所反映出的“异化”对人性和人类社会的剧烈扭曲。借助细致剖析小说中“异化”是如何对人性及其与社会、他人和自然之间关系摧残,论文从哲学角度对造成人性异化的现实成因(战争、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和社会制度的桎梏)及其精神根源进行了详细阐述。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冯尼格特生平简介
    第二节 国内外学界对冯尼格特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自动钢琴》
第一章 《自动钢琴》中的人性异化主题解析
    第一节 人性的异化
    第二节 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
    第三节 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第四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第二章 人性异化的哲学解析
    第一节 人性异化的现实成因分析
        一、 战争——人性异化的诱因
        二、 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人性异化的驱动力
        三、 社会制度的桎梏——人性异化的根源
    第二节 人性异化之精神根源
        一、“梅多斯岛聚会”和“鬼衫崇拜”背后的精神实质
        二、“自欺”——人性异化的精神根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不如死——节选自库尔特·冯尼格特于1982年5月23日在纽约圣约翰教堂的演说[J]. 刘茜,库尔特·冯尼格特.  才智. 2011(03)
[2]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J]. 方丽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3)
[3]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重读萨特[J]. 张方.  文艺争鸣. 2007(07)
[4]西方现代派文学异化现象的理论探究[J]. 杨晓燕.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6(03)
[5]浅析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J]. 王永奇.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4(02)
[6]跨越世纪的政治预言——冯尼格特后现代小说解读[J]. 罗小云.  当代外国文学. 2002(04)
[7]论库特·冯尼克特小说的冷战政治意蕴[J]. 方成.  当代外国文学. 2001(02)
[8]论冯尼格小说中的“异化感”[J]. 仵从巨.  外国文学评论. 1994(01)
[9]库尔特·冯内古特其人[J]. 汉克·纽沃,祝教.  文化译丛. 1988(04)
[10]论“异化文学”及其“异化”论[J]. 陈慧.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02)

硕士论文
[1]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D]. 闻秋迎.合肥工业大学 2010
[2]论冯尼古特小说主题的演变与创作特点[D]. 左宝林.上海师范大学 2008
[3]库尔特·冯内古特长篇小说创作研究[D]. 范蕊.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52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952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5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