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恩斯《终结的感觉》的反英雄书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02:55
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与马丁·艾米斯和伊恩·麦克尤恩并称为英国小说界的“三剑客”。2011年,巴恩斯小说《终结的感觉》获得布克文学奖,该作品一经出版,便引起批评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反英雄概念的梳理,结合霍克海默尔的批判理论和费伦的不可靠叙述理论,对小说主人公托尼·韦伯斯特的反英雄形象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该作品中对旧价值体系的证伪,即理性的失败、主体的不可靠和知识的局限性。本文首先借用霍克海默尔批判理论中对主、客观理性的区分,对小说中分别代表主、客观理性的人物托尼与艾德里安进行了分析,指出托尼行为举止全凭主观喜好,不顾及他人,全然是主观理性的具象。他的一生众叛亲离、一事无成证明了主观理性的失败。艾德里安终其一生以理性与逻辑指导生活,是最有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构筑新的价值体系的人,但却因托尼的推波助澜和福特太太的迫害,最后以自戕完成逻辑的自洽。艾德里安的死亡呼应了主观理性对客观理性的压制,也象征着理性整体的失败。其次,本文通过运用詹姆斯·费伦的不可靠叙述理论,指出反英雄人物托尼存在不可靠报道与不可靠判断。托尼的不充分报道和错误报道将前女友维罗妮卡描绘成颐指气使、趋炎附势之辈,...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1. Barnes and His Works
2. Literature Review
3. An Introduction to Antihero
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The Failure of Reason
1. Distinction betwee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
2. Tony: the Failed Subjective Reason
3. Adrian: the Oppressed Objective Reason
Chapter Two The Unreliability of the Subject
1. Tony's Unreliable Reporting
2. Tony's Unreliable Regarding
Chapter Three The Limitation of Knowledge
1. Knowledge in its Modern Sense
2. The Limited Extent of Knowledge
3. The Unreliability of Histor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现代语境中的西方朱利安·巴恩斯研究评述[J]. 刘丽霞.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17(03)
[2]论《终结的感觉》中的记忆书写特征[J]. 刘智欢,杨金才.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3]论朱利安·巴恩斯《终结的感觉》中的记忆、历史与生存焦虑[J]. 许文茹,申富英. 山东社会科学. 2016(11)
[4]“恍然大悟”:论小说《终结的感觉》中的伦理反思[J]. 张连桥. 当代外国文学. 2015(03)
[5]记忆·历史·真实——论《终结的意义》的历史书写[J]. 张秀丽.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5(01)
[6]《终结感》:当代西方都市文化的精神症结[J]. 刘春芳. 山东外语教学. 2015(01)
[7]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与新历史主义——兼论曼布克奖获奖小说《终结的感觉》[J]. 王一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01)
[8]虚妄与觉醒——巴恩斯小说《终结的感觉》中的自我解构[J]. 刘成科. 学术界. 2014(01)
[9]小说范式与道德批判:评朱利安·巴恩斯的《结局的意义》[J]. 毛卫强. 外国文学研究. 2012(06)
[10]自然机器·人性·乌托邦:再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之争[J]. 童明. 外国文学. 2009(01)
本文编号:3134481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1. Barnes and His Works
2. Literature Review
3. An Introduction to Antihero
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The Failure of Reason
1. Distinction betwee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
2. Tony: the Failed Subjective Reason
3. Adrian: the Oppressed Objective Reason
Chapter Two The Unreliability of the Subject
1. Tony's Unreliable Reporting
2. Tony's Unreliable Regarding
Chapter Three The Limitation of Knowledge
1. Knowledge in its Modern Sense
2. The Limited Extent of Knowledge
3. The Unreliability of Histor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现代语境中的西方朱利安·巴恩斯研究评述[J]. 刘丽霞.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17(03)
[2]论《终结的感觉》中的记忆书写特征[J]. 刘智欢,杨金才.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3]论朱利安·巴恩斯《终结的感觉》中的记忆、历史与生存焦虑[J]. 许文茹,申富英. 山东社会科学. 2016(11)
[4]“恍然大悟”:论小说《终结的感觉》中的伦理反思[J]. 张连桥. 当代外国文学. 2015(03)
[5]记忆·历史·真实——论《终结的意义》的历史书写[J]. 张秀丽.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5(01)
[6]《终结感》:当代西方都市文化的精神症结[J]. 刘春芳. 山东外语教学. 2015(01)
[7]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与新历史主义——兼论曼布克奖获奖小说《终结的感觉》[J]. 王一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01)
[8]虚妄与觉醒——巴恩斯小说《终结的感觉》中的自我解构[J]. 刘成科. 学术界. 2014(01)
[9]小说范式与道德批判:评朱利安·巴恩斯的《结局的意义》[J]. 毛卫强. 外国文学研究. 2012(06)
[10]自然机器·人性·乌托邦:再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之争[J]. 童明. 外国文学. 2009(01)
本文编号:3134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13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