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诗学化和文学的“病态化” ——以本恩、卡夫卡、迪伦马特和贝恩哈德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08 22:13
本论文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选取“疾病”作为研究关键词,以本恩(Gottfried20Benn)、卡夫卡(Franz20Kafka)、迪伦马特(Friedrich20Durrenmatt)和贝恩哈德(Thomas20Bernhard)为例,探讨文学与医学、疾病和现代性的交互关系。分析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现代文学如何将疾病诗学化?在此过程中又怎样偏离了歌德意义上“健康的”古典传统、令自身“病态化”?停尸房是表现主义的常见素材,是衰败的极致体现。本恩的同名诗集在作者的一次解剖课后一气呵成。平静的叙述带来不平静的震撼感受。本恩医者和文人的双重身份(Medizyniker)让他的作品一方面美化了现实中丑陋的病痛和死伤;另一方面,因对丑陋病态的浓墨重彩,他公然站在市民美学的反面,其早期作品也备受争议。论文选取了《停尸房》(Morgue,1912)中的三首诗作进行细读。《男人女人走过癌症病房》(Mann20und20Frau20gehn20durch20die20Krebsbaracke)讲述了疾病事件所产生的对立,《小紫菀花》(Kleine20Aster)和《美丽青春》(Schone20Juge...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引言
一、疾病的文化史
1.1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宏观、哲学的安恙观
1.2 超验的中世纪——疾病与宗教
1.3 启蒙的医学目视——疾病的发明
1.4 浪漫派的向往——疾病和现代美学
1.5 尼采的身体转向——安恙的红轮倒转
1.5.1 围绕身体展开的两种道德和—种意志
1.5.2 否定“病人”、肯定“疾病”
1.6 治病与致病的现代——疾病与文明
二、文学与医学间的文化学对话
2.1 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范式背景
2.2 疾病与隐喻——桑塔格的贡献
2.2.1 病患的辩护和疾病的正常化
2.2.2 隐喻的魔性与神性
2.3 人文关照下的医学与疾病——研究现状
三、病的诗意:分裂与震惊——以本恩诗集《停尸房》为例
3.1 疾病引发的问题
3.1.1 医患的对立
3.1.2 生病前后的反差
3.1.3 病患的去个性化
3.1.4 生死的互通
3.2 解剖医师的权力
3.2.1 法医——是天使?或恶魔?
3.2.2 死尸中的韶华——情欲与恶心
3.3 美与丑,笔和刀
3.3.1 关注病态的审丑
3.3.2 文人和医者的双重身份
3.4 小结
四、病的隐喻:罪责与反抗——以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一个乡村医生》和《变形记》为例
4.1 偏离的他者
4.1.1 医者的尴尬,诊疗的失败
4.1.2 权力对他者的判决
4.1.3 生存的绝望,致死的疾病
4.2 主动的生成
4.2.1 从好人到害虫的变形
4.2.2 无用和寄生的罪名
4.2.3 来自身体的抗议
4.3 小结
五、病的戏拟:装病与疯癫——以迪伦马特的喜剧《物理学家》为例
5.1 疯人院——秩序混乱的无法之国
5.1.1 道德的失效
5.1.2 理性的逃离
5.2 权力的癫狂
5.2.1 原子弹的威力与危害
5.2.2 科学家的责任和自由
5.2.3 真正的疯子,权力的产物
5.3 戏仿的颠覆
5.3.1 装病的拟态
5.3.2 拒绝理性的反侦探元素
5.3.3 遵循三一律的现代戏剧
5.3.4 怪诞与偶然
5.4 小结
六、病的意义:个性与认识——以贝恩哈德的长篇小说《寒冻》为例
6.1 画家的不治之症
6.1.1 医生的诊断
6.1.2 社会的隔离
6.2 病的普遍和相对性
6.2.1 病态世界的缩影
6.2.2 大众的不治之症
6.3 病痛的多面性
6.3.1 医学和艺术的对峙
6.3.2 患者对医者的“传染”
6.3.3 明晰与寒冷的辩证
6.4 病态对正常的颠覆
6.4.1 病患的叙述视角
6.4.2 反家乡的连篇累牍
6.4.3 严肃而嬉笑的“喜悲剧”
6.5 小结
结语——疾病与现代性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76083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引言
一、疾病的文化史
1.1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宏观、哲学的安恙观
1.2 超验的中世纪——疾病与宗教
1.3 启蒙的医学目视——疾病的发明
1.4 浪漫派的向往——疾病和现代美学
1.5 尼采的身体转向——安恙的红轮倒转
1.5.1 围绕身体展开的两种道德和—种意志
1.5.2 否定“病人”、肯定“疾病”
1.6 治病与致病的现代——疾病与文明
二、文学与医学间的文化学对话
2.1 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范式背景
2.2 疾病与隐喻——桑塔格的贡献
2.2.1 病患的辩护和疾病的正常化
2.2.2 隐喻的魔性与神性
2.3 人文关照下的医学与疾病——研究现状
三、病的诗意:分裂与震惊——以本恩诗集《停尸房》为例
3.1 疾病引发的问题
3.1.1 医患的对立
3.1.2 生病前后的反差
3.1.3 病患的去个性化
3.1.4 生死的互通
3.2 解剖医师的权力
3.2.1 法医——是天使?或恶魔?
3.2.2 死尸中的韶华——情欲与恶心
3.3 美与丑,笔和刀
3.3.1 关注病态的审丑
3.3.2 文人和医者的双重身份
3.4 小结
四、病的隐喻:罪责与反抗——以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一个乡村医生》和《变形记》为例
4.1 偏离的他者
4.1.1 医者的尴尬,诊疗的失败
4.1.2 权力对他者的判决
4.1.3 生存的绝望,致死的疾病
4.2 主动的生成
4.2.1 从好人到害虫的变形
4.2.2 无用和寄生的罪名
4.2.3 来自身体的抗议
4.3 小结
五、病的戏拟:装病与疯癫——以迪伦马特的喜剧《物理学家》为例
5.1 疯人院——秩序混乱的无法之国
5.1.1 道德的失效
5.1.2 理性的逃离
5.2 权力的癫狂
5.2.1 原子弹的威力与危害
5.2.2 科学家的责任和自由
5.2.3 真正的疯子,权力的产物
5.3 戏仿的颠覆
5.3.1 装病的拟态
5.3.2 拒绝理性的反侦探元素
5.3.3 遵循三一律的现代戏剧
5.3.4 怪诞与偶然
5.4 小结
六、病的意义:个性与认识——以贝恩哈德的长篇小说《寒冻》为例
6.1 画家的不治之症
6.1.1 医生的诊断
6.1.2 社会的隔离
6.2 病的普遍和相对性
6.2.1 病态世界的缩影
6.2.2 大众的不治之症
6.3 病痛的多面性
6.3.1 医学和艺术的对峙
6.3.2 患者对医者的“传染”
6.3.3 明晰与寒冷的辩证
6.4 病态对正常的颠覆
6.4.1 病患的叙述视角
6.4.2 反家乡的连篇累牍
6.4.3 严肃而嬉笑的“喜悲剧”
6.5 小结
结语——疾病与现代性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76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17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