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皇华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7 07:58
明代在促进中朝两国交往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倪谦和司马恂出使朝鲜开始,明朝与朝鲜的交往就变得更加密切和频繁,二十四部《皇华集》便是两国诗赋外交的最好见证。《丙申皇华集》作为二十四部《皇华集》之一,是朝鲜政府收录刊刻的明使祁顺、张瑾在成化十二年(1476)出使朝鲜颁册立皇太子诏时与朝鲜文臣徐居正、卢思慎、任士洪等人的诗文唱和之作,对《丙申皇华集》的深入细致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双方的交往过程、交往形式、交往内容以及中朝两国交往的意义和价值。因此,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大量阅读文本、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史料分析法、文献学方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对《丙申皇华集》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梳理探究,并将研究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丙申皇华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目前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探究了《丙申皇华集》的成书与版本。成书主要从成书背景和成书过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版本主要是对《丙申皇华集》多种版本特点的概述和版本系统异同点的比较。第三章是对《丙申皇华集》文体和主题的系统分析。第一部分通过诗、词、赋、记、序、书等文体介绍了《丙申皇华集》的文体类型,同时将...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丙申皇华集》的成书及版本
2.1 《丙申皇华集》的成书
2.1.1 成书背景
2.1.2 成书过程
2.2 《丙申皇华集》的版本
2.2.1 版本概述
2.2.2 版本比较
第三章 《丙申皇华集》的文体及主题
3.1 《丙申皇华集》的文体
3.1.1 诗、词
3.1.2 赋
3.1.3 记、序、书
3.2 《丙申皇华集》的主题
3.2.1 颂扬明朝恩德
3.2.2 彰显朝鲜文制
3.2.3 体察朝鲜风俗
3.2.4 感怀文物胜景
3.2.5 表达离愁别绪
第四章 《丙申皇华集》的价值
4.1 文学交流价值
4.1.1 体现了双方文人的文学水平
4.1.2 反映了纪行文学的创作之盛
4.1.3 展示了两国文人交流的积极性
4.2 史料价值
4.2.1 丰富了两国作者生平的研究资料
4.2.2 补充了明、朝鲜关系的研究资料
4.2.3 保存了朝鲜文化的研究资料
4.3 文献学价值
4.3.1 版本互校价值
4.3.2 辑佚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心雕龙》的篇目设置与刘勰的赋体观念[J]. 张何斌.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2]明代赴朝鲜使臣祁顺与朝鲜名臣徐居正之交往略考——以《(丙申)皇华集》为中心[J]. 帅倩.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3]平仄相谐,刚柔并济——细论两片《满江红》词[J]. 刘蕙宁,张佩. 名作欣赏. 2016(32)
[4]明朝使臣祁顺与朝鲜文人徐居正的唱和诗[J]. 李培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0)
[5]中朝诗歌交流的历史巅峰——明朝使节与朝鲜臣工诗歌唱酬刍论[J]. 赵季.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6]《皇华集》的作者与版本问题[J]. 姜维东,武宏丽.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7]朝鲜诗家论《皇华集》[J]. 曹春茹.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8]论《皇华集》诗赋创作的文学史意义[J]. 王准. 学术探索. 2014(11)
[9]朝鲜文人对明代文学接受与批评的儒学化特色[J]. 曹春茹. 外国文学研究. 2014(04)
[10]祁顺及其《巽川祁先生文集》研究[J]. 温建明.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3(04)
博士论文
[1]明朝与朝鲜的礼仪之争[D]. 殷雪征.山东大学 2015
[2]明朝与朝鲜王朝诗文酬唱外交活动考论[D]. 吴伊琼.复旦大学 2013
[3]《皇华集》与明代中朝友好交流研究[D]. 孟宪尧.延边大学 2012
[4]朝鲜与明外交关系研究[D]. 王克平.延边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明代域外题材赋研究[D]. 王准.云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07209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丙申皇华集》的成书及版本
2.1 《丙申皇华集》的成书
2.1.1 成书背景
2.1.2 成书过程
2.2 《丙申皇华集》的版本
2.2.1 版本概述
2.2.2 版本比较
第三章 《丙申皇华集》的文体及主题
3.1 《丙申皇华集》的文体
3.1.1 诗、词
3.1.2 赋
3.1.3 记、序、书
3.2 《丙申皇华集》的主题
3.2.1 颂扬明朝恩德
3.2.2 彰显朝鲜文制
3.2.3 体察朝鲜风俗
3.2.4 感怀文物胜景
3.2.5 表达离愁别绪
第四章 《丙申皇华集》的价值
4.1 文学交流价值
4.1.1 体现了双方文人的文学水平
4.1.2 反映了纪行文学的创作之盛
4.1.3 展示了两国文人交流的积极性
4.2 史料价值
4.2.1 丰富了两国作者生平的研究资料
4.2.2 补充了明、朝鲜关系的研究资料
4.2.3 保存了朝鲜文化的研究资料
4.3 文献学价值
4.3.1 版本互校价值
4.3.2 辑佚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心雕龙》的篇目设置与刘勰的赋体观念[J]. 张何斌.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2]明代赴朝鲜使臣祁顺与朝鲜名臣徐居正之交往略考——以《(丙申)皇华集》为中心[J]. 帅倩.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3]平仄相谐,刚柔并济——细论两片《满江红》词[J]. 刘蕙宁,张佩. 名作欣赏. 2016(32)
[4]明朝使臣祁顺与朝鲜文人徐居正的唱和诗[J]. 李培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0)
[5]中朝诗歌交流的历史巅峰——明朝使节与朝鲜臣工诗歌唱酬刍论[J]. 赵季.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6]《皇华集》的作者与版本问题[J]. 姜维东,武宏丽.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7]朝鲜诗家论《皇华集》[J]. 曹春茹.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8]论《皇华集》诗赋创作的文学史意义[J]. 王准. 学术探索. 2014(11)
[9]朝鲜文人对明代文学接受与批评的儒学化特色[J]. 曹春茹. 外国文学研究. 2014(04)
[10]祁顺及其《巽川祁先生文集》研究[J]. 温建明.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3(04)
博士论文
[1]明朝与朝鲜的礼仪之争[D]. 殷雪征.山东大学 2015
[2]明朝与朝鲜王朝诗文酬唱外交活动考论[D]. 吴伊琼.复旦大学 2013
[3]《皇华集》与明代中朝友好交流研究[D]. 孟宪尧.延边大学 2012
[4]朝鲜与明外交关系研究[D]. 王克平.延边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明代域外题材赋研究[D]. 王准.云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07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20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