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中国故事”的空间叙事
发布时间:2021-06-01 05:55
作为20世纪英国重要作家之一,毛姆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毛姆热爱旅行,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毛姆曾于1919年到中国旅行,之后他创作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的作品如《在中国屏风上》、《面纱》和《苏伊士之东》等。这些作品构成了毛姆的“中国故事”。本论文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基础分析《在中国屏风上》、《面纱》和《苏伊士之东》三部作品。毛姆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地志空间提供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毛姆通过对地志空间的描写展示了不同的中国形象。地志空间展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具有品味的住宅、以及丑陋的地方。美丽的自然风光及古老的建筑给毛姆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精美的艺术品和独特的风俗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毛姆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展示了贫困落后的中国形象。社会空间通过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地点:瘟疫之城湄潭府、修道院以及鸦片馆来体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毛姆的作品着重描写了生活在中国的英国人,英国女人凯蒂,修女以及吸食鸦片的中国人,这些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毛姆的作品中。通过社会空间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毛姆的“中国故事”。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The Life Story of Maugham
1.2 Maugham’s Chinese Stories
1.3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ckground
2.1 The Survey of Spatial Narrative
2.2 Topographical Space
2.3 Social Space
Chapter Three Topographical Space in Maugham’s Works
3.1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3.2 The Dwelling House Furnished with Taste
3.3 Ugly Places
Chapter Four Social Space in Maugham’s Works
4.1 The Plague-ridden City: Mei-Tan-Fu
4.2 The Convent
4.3 The Opium De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Acknowledgements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亨利·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J]. 潘可礼.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2]浅析晚清时期鸦片在中国蔓延的原因[J]. 李阳. 兰台世界. 2013(18)
[3]《在中国屏风上》的三种中国形象[J]. 胡水清.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国内空间叙事研究及其反思[J]. 崔海妍.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1)
[5]毛姆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J]. 秦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02)
[6]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 程锡麟. 江西社会科学. 2007(11)
[7]论毛姆“中国情结”的形成[J]. 胡水清. 宜春学院学报. 2007(01)
[8]“中国画屏”上的景象——论毛姆眼里的中国形象[J]. 葛桂录.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9]《在中国屏风上》中的中国文人[J]. 胡水清.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10]“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J]. 葛桂录.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博士论文
[1]毛姆异域游记研究[D]. 庞荣华.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毛姆与中国[D]. 张艳花.复旦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面纱》中女性成长的研究[D]. 李建美.广西大学 2015
[2]毛姆小说及其改编电影的叙事比较[D]. 王梦晗.安徽大学 2015
[3]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面纱》的主人公凯蒂[D]. 赵晓静.东北林业大学 2015
[4]电影《面纱》对小说《面纱》的改编研究[D]. 张丽萍.山西师范大学 2015
[5]毛姆作品刻画的中国形象研究[D]. 郑志霞.辽宁大学 2012
[6]东方主义语境下的中国[D]. 刘明.沈阳师范大学 2011
[7]精神探索与文化反思[D]. 黄晓芳.浙江大学 2011
[8]毛姆矛盾的中国观[D]. 梅玫.安徽大学 2011
[9]屏风上的景致[D]. 吴超平.南京师范大学 2008
[10]毛姆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彭威.湘潭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09793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The Life Story of Maugham
1.2 Maugham’s Chinese Stories
1.3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ckground
2.1 The Survey of Spatial Narrative
2.2 Topographical Space
2.3 Social Space
Chapter Three Topographical Space in Maugham’s Works
3.1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3.2 The Dwelling House Furnished with Taste
3.3 Ugly Places
Chapter Four Social Space in Maugham’s Works
4.1 The Plague-ridden City: Mei-Tan-Fu
4.2 The Convent
4.3 The Opium De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Acknowledgements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亨利·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J]. 潘可礼.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2]浅析晚清时期鸦片在中国蔓延的原因[J]. 李阳. 兰台世界. 2013(18)
[3]《在中国屏风上》的三种中国形象[J]. 胡水清.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国内空间叙事研究及其反思[J]. 崔海妍.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1)
[5]毛姆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J]. 秦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02)
[6]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 程锡麟. 江西社会科学. 2007(11)
[7]论毛姆“中国情结”的形成[J]. 胡水清. 宜春学院学报. 2007(01)
[8]“中国画屏”上的景象——论毛姆眼里的中国形象[J]. 葛桂录.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9]《在中国屏风上》中的中国文人[J]. 胡水清.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10]“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J]. 葛桂录.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博士论文
[1]毛姆异域游记研究[D]. 庞荣华.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毛姆与中国[D]. 张艳花.复旦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面纱》中女性成长的研究[D]. 李建美.广西大学 2015
[2]毛姆小说及其改编电影的叙事比较[D]. 王梦晗.安徽大学 2015
[3]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面纱》的主人公凯蒂[D]. 赵晓静.东北林业大学 2015
[4]电影《面纱》对小说《面纱》的改编研究[D]. 张丽萍.山西师范大学 2015
[5]毛姆作品刻画的中国形象研究[D]. 郑志霞.辽宁大学 2012
[6]东方主义语境下的中国[D]. 刘明.沈阳师范大学 2011
[7]精神探索与文化反思[D]. 黄晓芳.浙江大学 2011
[8]毛姆矛盾的中国观[D]. 梅玫.安徽大学 2011
[9]屏风上的景致[D]. 吴超平.南京师范大学 2008
[10]毛姆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彭威.湘潭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09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20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