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想象的第三空间——论莫马迪《日诞之地》中的归家
发布时间:2021-06-09 17:01
在美国本土裔作家莫马迪的普利策奖获奖小说《日诞之地》中,作者将二战后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印第安人面临的时代困境投射于文本的两个空间—印第安保留地和现代城市洛杉矶之中。不同于以往把主人公的归家视为批判城市化和现代性的解读,本文认为归家揭示了当代印第安人在物质环境与精神家园的二元对立之外的第三种选择,即开辟一个可以融合二者的、既是真实也是想象的第三都市空间。
【文章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2019,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保留地:精神家园与殖民空间
二、洛杉矶:疏离都市与希望之地
三、归家:第三都市空间与身份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三空间”学术史梳理:兼论索亚、巴巴与詹明信的理论交叉[J]. 袁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2]《日诞之地》中的地理景观: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J]. 郑佳. 外国文学评论. 2016(03)
[3]在传统和现代性之间:莫马迪《日诞之地》另解[J]. 赵文书,康文凯.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6)
[4]洛杉矶、黑色小说和60年代:论品钦《性本恶》中的城市空间和历史叙事[J]. 但汉松. 外国文学评论. 2014(02)
本文编号:3220968
【文章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2019,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保留地:精神家园与殖民空间
二、洛杉矶:疏离都市与希望之地
三、归家:第三都市空间与身份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三空间”学术史梳理:兼论索亚、巴巴与詹明信的理论交叉[J]. 袁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2]《日诞之地》中的地理景观: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J]. 郑佳. 外国文学评论. 2016(03)
[3]在传统和现代性之间:莫马迪《日诞之地》另解[J]. 赵文书,康文凯.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6)
[4]洛杉矶、黑色小说和60年代:论品钦《性本恶》中的城市空间和历史叙事[J]. 但汉松. 外国文学评论. 2014(02)
本文编号:3220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22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