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视角下契诃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31 22:26
契诃夫作为俄国作家的优秀代表,其作品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包含了社会各个阶层和不同角色,对其作品的研读就会发现其创作主体的形成不是单纯的个人生活经历的结果,还与复杂的俄国社会环境和世界文学思潮相关,文章对各种类型女性形象进行梳理,结合契诃夫生平传记及俄国当时社会背景以便挖掘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女权主义观点,用女权主义观点去分析其人物形象而不是单纯的进行人物分类,探寻人物背后意蕴。女权主义从萌芽、诞生到兴盛时间跨度不长,但在之后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分细支较多,理论纷杂而各个代表所持观点又分歧较多。女权主义在发展初期着重追求社会性别公正到后期逐步理论化,走向了多元化、社会化的方向,进行理论思索,为我们审视文本、审视世界、分析作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契诃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从早期到后期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我们在归纳分析契诃夫作品时能够清晰的看到这样一条脉络,所以对于契诃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很有必要。本文用到平权理论及主客体理论、文艺美学理论和身体消费理论三大理论板块来对其作品进行深度剖析。全文共有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从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研究综述和本文所运用到的理...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研究概况
1.3 本文所运用的女权主义理论
第2章 从19--20世纪俄国作品中来窥见俄国女性地位及理论发展
2.1 19-20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女性的社会地位
2.2 契诃夫所处时代俄国女权主义的发展
2.3 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契诃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第3章 契诃夫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演变及其女权主义理论观照
3.1 契诃夫作品中的“奴隶型”女性形象
3.2 契诃夫作品中的“觉醒型”女性形象
3.3 契诃夫作品中的“独立型”女性形象
3.4 女性权利的抗衡途径
第4章 契诃夫作品中体现女权主义的原因及进步意义
4.1 契诃夫作品中体现女权主义的原因
4.2 契诃夫作品女权思想的当代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医学作品”特质的“神怪小说”——论契诃夫汉化历程的起点[J]. 李家宝,黄忠顺. 外国文学研究. 2016(06)
[2]契诃夫小说中的传统女性形象[J]. 齐丹锋.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4(04)
[3]文学的“忧郁”:契诃夫与20世纪中国文学[J]. 杨经建. 河北学刊. 2010(02)
[4]19世纪俄国文学中女性的社会功能解读[J]. 赵海霞,许传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10)
[5]契诃夫笔下逐步觉醒的女性小说形象[J]. 肖查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9)
[6]契诃夫小说的荒诞意识[J]. 马卫红. 名作欣赏. 2007(14)
[7]飞翔的和望着飞翔的——关于《海鸥》的评析[J]. 王一舸. 戏剧文学. 2007(01)
[8]论契诃夫抒情心理作品中的时间主题[J]. 李家宝. 外国文学研究. 2004(05)
[9]契诃夫的抒情策略[J]. 李家宝.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06)
[10]悲情女性——论契诃夫笔下的妇女命运[J]. 李嘉宝.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04)
博士论文
[1]女性主义视角下先秦两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刘建波.山东大学 2008
[2]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 谢春艳.黑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性别冲突与社会改革[D]. 杜雁冰.长江大学 2016
[2]论契诃夫戏剧创作中的女性形象[D]. 孔祥东.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性别理论视角下的契诃夫作品女性形象[D]. 王娇阳.河南大学 2012
[4]契诃夫小说悲情女性形象及艺术表现分析[D]. 薛燕.云南大学 2010
[5]1861-1917年俄国妇女解放运动研究[D]. 李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0
[6]论契诃夫小说的“空白”艺术[D]. 范天妮.上海师范大学 2009
[7]契诃夫女性观引领下的女性小说形象分析[D]. 肖查娜.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14289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研究概况
1.3 本文所运用的女权主义理论
第2章 从19--20世纪俄国作品中来窥见俄国女性地位及理论发展
2.1 19-20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女性的社会地位
2.2 契诃夫所处时代俄国女权主义的发展
2.3 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契诃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第3章 契诃夫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演变及其女权主义理论观照
3.1 契诃夫作品中的“奴隶型”女性形象
3.2 契诃夫作品中的“觉醒型”女性形象
3.3 契诃夫作品中的“独立型”女性形象
3.4 女性权利的抗衡途径
第4章 契诃夫作品中体现女权主义的原因及进步意义
4.1 契诃夫作品中体现女权主义的原因
4.2 契诃夫作品女权思想的当代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医学作品”特质的“神怪小说”——论契诃夫汉化历程的起点[J]. 李家宝,黄忠顺. 外国文学研究. 2016(06)
[2]契诃夫小说中的传统女性形象[J]. 齐丹锋.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4(04)
[3]文学的“忧郁”:契诃夫与20世纪中国文学[J]. 杨经建. 河北学刊. 2010(02)
[4]19世纪俄国文学中女性的社会功能解读[J]. 赵海霞,许传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10)
[5]契诃夫笔下逐步觉醒的女性小说形象[J]. 肖查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9)
[6]契诃夫小说的荒诞意识[J]. 马卫红. 名作欣赏. 2007(14)
[7]飞翔的和望着飞翔的——关于《海鸥》的评析[J]. 王一舸. 戏剧文学. 2007(01)
[8]论契诃夫抒情心理作品中的时间主题[J]. 李家宝. 外国文学研究. 2004(05)
[9]契诃夫的抒情策略[J]. 李家宝.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06)
[10]悲情女性——论契诃夫笔下的妇女命运[J]. 李嘉宝.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04)
博士论文
[1]女性主义视角下先秦两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刘建波.山东大学 2008
[2]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 谢春艳.黑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性别冲突与社会改革[D]. 杜雁冰.长江大学 2016
[2]论契诃夫戏剧创作中的女性形象[D]. 孔祥东.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性别理论视角下的契诃夫作品女性形象[D]. 王娇阳.河南大学 2012
[4]契诃夫小说悲情女性形象及艺术表现分析[D]. 薛燕.云南大学 2010
[5]1861-1917年俄国妇女解放运动研究[D]. 李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0
[6]论契诃夫小说的“空白”艺术[D]. 范天妮.上海师范大学 2009
[7]契诃夫女性观引领下的女性小说形象分析[D]. 肖查娜.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14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31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