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狄金森的宗教观与诗歌创作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13:39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她隐居在家,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一生。当她作为一个在家的女性时,她的内心和她的诗歌,对外界都是一个谜。乃至今天,世界各地掀起了对她的研究热潮,她和她的诗歌对人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开的谜。作为一个高度内省的诗人、一个传统的悖逆者,狄金森倾其一生,不懈地追寻,最终用诗歌构建起灵魂的家园和信仰的殿堂。生活在19世纪新英格兰的浓厚的宗教氛围中,狄金森用独立的自我去质疑传统,背离了正统宗教,转而寻觅自我的宗教。从少女时代起,她就在思考宗教问题,上帝、天堂、永恒、自然等问题占据了狄金森的头脑,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几乎伴随了她一生,诗歌创作,几乎成了她的全部生活。她对宗教问题的思考,对信仰的追寻,与她的诗歌表达息息相关。本文主要研究狄金森的宗教观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以期打开狄金森及其诗歌世界的神秘之门。本文从宗教观切入,将狄金森置于历史的坐标中,在19世纪美国历史文化和宗教语境中对她的创作进行历史性解读,并通过大量文本分析,考察她的宗教观在诗歌文本中的呈现,分析她的宗教观与创作的精神旨归的关系,以及她采...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狄金森生平及其创作
    二、狄金森研究概述
    三、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结构
第一章 狄金森的宗教观及其社会文化语境
    第一节 十九世纪美国社会的宗教观念
    第二节 狄金森的教育经历和宗教体验
    第三节 狄金森的宗教观及其特征
第二章 狄金森诗歌中的宗教世界图景
    第一节 圣经人物与故事
    第二节 自然与神秘
    第三节 死亡与永恒
第三章 狄金森的宗教观与诗歌创作的精神旨归
    第一节 在家生活的体验
    第二节 精神家园的构建
    第三节 尘世天堂的创造
第四章 狄金森的宗教观与其诗学策略
    第一节 从中心到边缘
    第二节 空白与含混
    第三节 否定与自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字化为肉身——狄金森诗歌与其生命的叠置[J]. 丁怡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2]爱米莉·狄金森宗教审美意识中的边缘性[J]. 周平.  国外文学. 2008(03)
[3]艾米莉·狄金森对超验主义自然观的再定义[J]. 张雪梅.  外国文学研究. 2005(06)
[4]无限的他者——对列维纳斯一个核心概念的阅读[J]. 金惠敏.  外国文学. 2003(03)
[5]爱情·死亡·永恒——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解读[J]. 杨甸虹.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03)
[6]福音新教及其对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改革的影响[J]. 张敏谦.  美国研究. 1991(02)
[7]试评艾米莉·狄金森的诗[J]. 黄修齐.  外国文学研究. 1985(03)



本文编号:3379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379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f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