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卡夫卡创作中的战斗型人物形象
发布时间:2021-09-17 21:15
卡夫卡是享誉世界的20世纪文学巨匠,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祖师。他善于描写处于艰难的环境下小人物的挣扎和绝望,同时赋予小人物作为战斗者的自觉和行动力。战斗人物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行动力,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不同的精神面貌,成就了卡夫卡式多样的战斗形象。本论题基于对卡夫卡创作中战斗形象的发掘,尽可能详尽地概括出战斗形象的个性和共性,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本文分为绪论、正文三章和总结。绪论为研究综述和选题释义。正文分三章。第一章论述卡夫卡笔下战斗型人物形象的个性,依据战斗者的战斗目的、战斗策略和战斗结果,将战斗型人物形象分为进攻型人物形象、挑衅型人物形象和自卫型人物形象三类。第二章围绕战斗环境的寸步难行和战斗状态的孤立无援深入挖掘战斗者的共性。第三章进一步探析卡夫卡战斗型人物形象的成因,外在的现实环境使卡夫卡得以经历历经“战场”般的生存体验,内心的无坚不摧则促使卡夫卡成为一名战士,投身于以写作为武器的精神战斗之中。总结部分对文章结论进行总结论述,简要说明卡夫卡笔下战斗型人物形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战斗型人物形象释义
第一章 战斗型人物形象的个性
第一节 进攻型人物形象
第二节 挑衅型人物形象
第三节 自卫型人物形象
第二章 战斗型人物形象的共性
第一节 战斗环境的寸步难行
第二节 战斗状态的孤立无援
第三章 战斗型人物形象成因探析
第一节 卡夫卡的生存体验
第二节 卡夫卡的精神战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赫耳墨斯和K的三次战斗——卡夫卡《城堡》解读[J]. 顾晨成.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2]歌德与卡夫卡[J]. 曾艳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
[3]绝望的反抗者——论鲁迅与卡夫卡的精神世界[J]. 王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03)
[4]勇敢追问真理的反抗与无可奈何的妥协——卡夫卡小说中的“悖谬”问题之一[J]. 马小朝. 东方论坛. 2010(05)
[5]人类的使命:反抗控制和追寻自由——纳博科夫《斩首的邀请》与卡夫卡《诉讼》之比较研究[J]. 涂玉英.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6(01)
[6]非常的“原罪"——论卡夫卡的犹太文化渊源[J]. 胡志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7]异化的社会 宿命的抗争——卡夫卡的《变形记》解读一种[J]. 王佳音. 沈阳大学学报. 2005(03)
[8]“耗子王国”的歌手——论卡夫卡与犹太文化的关系[J]. 曾艳兵.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1)
硕士论文
[1]论卡夫卡的反抗与屈从[D]. 丁吉朋.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生存困境中的艰难跋涉[D]. 何芬.海南师范大学 2011
[3]孤独的行路人——卡夫卡和鲁迅的比较[D]. 张弘.华中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9509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战斗型人物形象释义
第一章 战斗型人物形象的个性
第一节 进攻型人物形象
第二节 挑衅型人物形象
第三节 自卫型人物形象
第二章 战斗型人物形象的共性
第一节 战斗环境的寸步难行
第二节 战斗状态的孤立无援
第三章 战斗型人物形象成因探析
第一节 卡夫卡的生存体验
第二节 卡夫卡的精神战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赫耳墨斯和K的三次战斗——卡夫卡《城堡》解读[J]. 顾晨成.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2]歌德与卡夫卡[J]. 曾艳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
[3]绝望的反抗者——论鲁迅与卡夫卡的精神世界[J]. 王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03)
[4]勇敢追问真理的反抗与无可奈何的妥协——卡夫卡小说中的“悖谬”问题之一[J]. 马小朝. 东方论坛. 2010(05)
[5]人类的使命:反抗控制和追寻自由——纳博科夫《斩首的邀请》与卡夫卡《诉讼》之比较研究[J]. 涂玉英.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6(01)
[6]非常的“原罪"——论卡夫卡的犹太文化渊源[J]. 胡志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7]异化的社会 宿命的抗争——卡夫卡的《变形记》解读一种[J]. 王佳音. 沈阳大学学报. 2005(03)
[8]“耗子王国”的歌手——论卡夫卡与犹太文化的关系[J]. 曾艳兵.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1)
硕士论文
[1]论卡夫卡的反抗与屈从[D]. 丁吉朋.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生存困境中的艰难跋涉[D]. 何芬.海南师范大学 2011
[3]孤独的行路人——卡夫卡和鲁迅的比较[D]. 张弘.华中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9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39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