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小说中的“原始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07:18
广泛弥漫于20世纪前后西方文化中的原始主义思潮,受急剧变动的社会现实、哲学转向、人类学对原始文化的再发现与价值重估、艺术走向审美自律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与现代主义之前的原始主义表述的明显差异性。海明威受现代主义时期原始主义审美新变化的影响,结合自身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丰富的民族志知识,形成了对“原始主义”的独特理解与审美表达。在其文学创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在破除了“二元论”以及“白人中心论”等思想藩篱后,“原始人”不再是白人凝视的“他者”或自身欲望的呈现,而成为白人主体自我历史循环叙事的一部分。经过不断重组,“原始人”不再是原始土著的专属名称,白色人种下层群体及次等文化他者也不约而同地成为“原始话语”的一部分;二是通过对原始世界观以及神话的重塑,回复到一种古老的思想模式,在返归原初人类心理状态之际,达到重构现代文明人世界观与价值体系的目的;三是借助“原始人”直觉、本能、非逻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表达对奇异、恐怖的外部世界的感受时,揭示世界的荒谬、文明的病态、人性的偏狭及生命的脆弱等,达到批判与反思的目的;四是向原始家园场景的不断返归,恢复了原初人类认识的整体性,在人与自然的一致性中,探...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海明威“原始主义”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海明威“原始主义”倾向的现代溯源
第一节 “爵士时代”大西洋两岸的现代主义艺术
第二节 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
第三节 原始“世界观”的现代重溯
第二章 作为“行为艺术家”的“原始人”
第一节 “野蛮人”重生
第二节 现代生活中的“行为艺术家”
第三节 反讽式“英雄”呈现
第三章 通往心灵的原始家园场景书写
第一节 “世界图像的时代”与现代伤痛之地
第二节 “边疆神话”与美国化边缘地带
第三节 通往中心之旅
第四章 原始主义诗性智慧的复归与运用
第一节 意象主义原则的运用
第二节 神话质素的借用与改造
第三节 叙事的仪式化处理
结语:现代主义的另类面孔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506837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海明威“原始主义”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海明威“原始主义”倾向的现代溯源
第一节 “爵士时代”大西洋两岸的现代主义艺术
第二节 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
第三节 原始“世界观”的现代重溯
第二章 作为“行为艺术家”的“原始人”
第一节 “野蛮人”重生
第二节 现代生活中的“行为艺术家”
第三节 反讽式“英雄”呈现
第三章 通往心灵的原始家园场景书写
第一节 “世界图像的时代”与现代伤痛之地
第二节 “边疆神话”与美国化边缘地带
第三节 通往中心之旅
第四章 原始主义诗性智慧的复归与运用
第一节 意象主义原则的运用
第二节 神话质素的借用与改造
第三节 叙事的仪式化处理
结语:现代主义的另类面孔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506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506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