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劳拉的原型》多元主题解析
发布时间:2022-07-13 17:21
纳博科夫在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很少有学者对其作品进行定量研究。因此,本文以Word Smith为检索软件,对其最后一部英文小说《劳拉的原型》的主题进行基于语料库的认知文体分析。结果显示,对该书关键词分类分析与修辞手段分析反映的文本主题均为虚假爱情和无望婚姻。这说明结合语料库方法分析文本能够挖掘到更深层次的含义,为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融合 共生 互动——语料库翻译文体学理论参照体系[J]. 王峰,刘雪芹.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01)
[2]语料库文体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分析范式[J]. 杜爱玲.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5)
[3]《劳拉的原型》中动物隐喻的认知解读[J]. 魏利霞. 名作欣赏. 2016(12)
[4]爱丽丝·门罗小说中的词簇特征及其功能分析——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文体学研究[J]. 陈婵.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03)
[5]英国哥特式小说中的词丛——基于语料库的文学文体学研究[J]. 任艳,陈建生,丁峻.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05)
[6]绝望的精神荒原:解读《劳拉的原型》[J]. 彭朝霞,智文静.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04)
[7]译作与原作的对话:《劳拉的原型》的翻译策略管窥[J]. 吕晨. 译苑新谭. 2012(00)
[8]论纳博科夫小说的修辞手法[J]. 张磊,李楠. 作家. 2012(16)
[9]结构魔方与审美狂喜——纳博科夫《劳拉原型》的“元小说”艺术特征[J]. 谭惠娟. 浙江社会科学. 2011(09)
[10]纳博科夫小说创作的戏仿与游戏[J]. 陈世丹.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0(01)
硕士论文
[1]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说吧·记忆》中的通感现象[D]. 张蔚兰.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60452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融合 共生 互动——语料库翻译文体学理论参照体系[J]. 王峰,刘雪芹.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01)
[2]语料库文体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分析范式[J]. 杜爱玲.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5)
[3]《劳拉的原型》中动物隐喻的认知解读[J]. 魏利霞. 名作欣赏. 2016(12)
[4]爱丽丝·门罗小说中的词簇特征及其功能分析——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文体学研究[J]. 陈婵.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03)
[5]英国哥特式小说中的词丛——基于语料库的文学文体学研究[J]. 任艳,陈建生,丁峻.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05)
[6]绝望的精神荒原:解读《劳拉的原型》[J]. 彭朝霞,智文静.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04)
[7]译作与原作的对话:《劳拉的原型》的翻译策略管窥[J]. 吕晨. 译苑新谭. 2012(00)
[8]论纳博科夫小说的修辞手法[J]. 张磊,李楠. 作家. 2012(16)
[9]结构魔方与审美狂喜——纳博科夫《劳拉原型》的“元小说”艺术特征[J]. 谭惠娟. 浙江社会科学. 2011(09)
[10]纳博科夫小说创作的戏仿与游戏[J]. 陈世丹.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0(01)
硕士论文
[1]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说吧·记忆》中的通感现象[D]. 张蔚兰.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60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66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