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现象学视域下的中国诗论研究——以叶燮《原诗》中的“情”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6-08 06:06

  本文关键词:现象学视域下的中国诗论研究——以叶燮《原诗》中的“情”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叶燮《原诗》中的"情"一方面主要是指事物的情状或情态而非情感,另一方面在行文中的某些地方又同时使用"情感"之义;一方面将"情"排除出诗歌创作的主体性条件中,一方面又承认诗歌的抒情性特质,因此受到现代研究者概念含糊以及理论体系不够完备的批评。但是从现象学视角看来,叶燮对"情"的独特使用方式是因为《原诗》超越古代诗学中情理相对、情景相分的素朴二元论思维,而现代文学理论中隐含的抒情性艺术本体论和主客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却使研究者在阐释过程中恰恰遮蔽了《原诗》的这种倾向。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和"生活世界"理论提供了以超越二元论的方式重新阐释"情"以及《原诗》中的诗歌创作论和诗歌审美本质的新思路。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关键词】 意向性 生活世界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在中国古代诗论中,叶燮的《原诗》作为一部少见的具有系统性和理论自觉意识的著作,给后世研究者留下了广阔的阐释空间。在围绕着它的诗歌正变理论、创作论和对历代诗歌的批评理论展开的诸多研究中,除却赞誉之外也时常能够听到批评之声,对《原诗》的批评主要是集中在“理、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心强;;《原诗》的写作镜鉴[J];邯郸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王镇远;《原诗》写作缘起考[J];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3 姚晓菲;;重整河山待后生——谈被誉为“系统”的《原诗》[J];语文学刊;2009年07期

4 申茂堂;;论《原诗》中的“志”与“胸襟”[J];文教资料;2011年21期

5 石海光;;“胸襟”:《原诗》理论体系建构之核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伍英姿;试析《原诗》中的格物思想[J];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7 钱涛;走向国际化的边缘书写——评析林幸谦先生的诗集《原诗》[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朱典淼;;试论《原诗》的艺术辩证思想[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9 王德兵;;论卜松山跨文化对话观及其审美实践——以卜松山的《原诗》研究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申茂堂;;论《原诗》中的“志”与“胸襟”[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峰;叶燮《原诗》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靖;《原诗》体系性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孟昱;《原诗》的艺术辩证法[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3 戚娜;论叶燮《原诗》的诗论观及其价值[D];延边大学;2011年

4 王霞;叶燮《原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玉红;论叶燮《原诗》中的“法”[D];辽宁大学;2012年

6 刘晓春;叶燮《原诗》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莹;叶燮《原诗》诗学思想基本特质的再检讨[D];云南民族大学;2013年

8 管磊;浅析叶燮《原诗》中的“情”[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现象学视域下的中国诗论研究——以叶燮《原诗》中的“情”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31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1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