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才子牡丹亭》在女性戏曲评点史上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7-06-09 08:18

  本文关键词:《才子牡丹亭》在女性戏曲评点史上的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才子牡丹亭》是徽州吴震生、程琼夫妇合作完成的评点《牡丹亭》的与众不同之作。全书以程琼的《绣牡丹》为蓝本,仍可视为女性对《牡丹亭》的批评。该评点在女性戏曲评点史上有着重要价值:彰显女性对戏曲的评点能力,是《牡丹亭》评点的标新立异之作;不应仅被视为文人的自娱抒怀之作,而是具有社会目的的戏曲批评,反映了闺阁才媛的精神追求;评点的刊行将女性的戏曲评点从小众传播走向大众视野,是女性传播思想的手段之一;对《牡丹亭》在女性中的传播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才子牡丹亭》 女性戏曲评点 价值
【分类号】:I207.3
【正文快照】: 汤显祖的《牡丹亭》从万历二十六年(1598)问世以来,便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的青睐。与汤显祖同时的沈德符曾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1](p643)其后,《牡丹亭》的评点本与改编本层出不穷。其中,大致成书于康熙、雍正年间,刊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柏岭;正变说与晚清词家的词学史观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刘桂华;;清词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陈晓红;;朱彝尊“宗南宋”“尚清雅”新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邱阳;;清词中兴原因再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5 田瑞敏;;曹尔堪与明清之际词风转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王子墨;;浅论儒家诗学对词学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谢永芳;;张德瀛词学思想的基本脉络及其阐释特点[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杜怀才;;浅议朱彝尊的谱系思想对其词派观念的影响[J];华章;2009年13期

9 王莹;;云间派对于婉约词风的继承[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李桂芹;;《拟乐府补题》初探——兼论中期浙西词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胜江;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存红;王鹏运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红卫;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孟洋;清代纳兰词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马大勇;清初金台诗群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陈福升;柳永、周邦彦词接受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思增;陈子龙新诗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余意;“词学吴中”与明代词学之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米彦青;清代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稿[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宝柱;易安体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金兰;郑骞《词选》《续词选》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纪敏;谁持彩练当空舞,灿烂清词两奇葩[D];南昌大学;2010年

5 彭兰花;清代江西闺秀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储庆;论顾贞观词的前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10年

7 马循;“聚红榭唱和”与晚清福建词坛[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海立;纳兰性德诗歌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水平;论阳羡词派对苏辛的接受与发展[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诗强;阳羡词人史惟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道斌;吴小平;;牡丹亭[J];音乐创作;2013年04期

2 黄劲松;;牡丹亭[J];扬子江诗刊;2005年01期

3 陈道斌;李红俊;;牡丹亭[J];歌曲;2012年12期

4 华玮;;《才子牡丹亭》作者考述——兼及《笠阁批评旧戏目》的作者问题[J];戏曲研究;2000年00期

5 王霖;;乐中魁首“牡丹亭”——海岛特有的丝竹锣鼓形式[J];乐器;1993年03期

6 陈道斌;;牡丹亭(外二首)[J];词刊;2009年04期

7 ;关于牡丹亭的批评与反批评[J];陕西戏剧;1981年10期

8 熊承忠 ,岳忠唐;《牡丹亭记》与江西大余[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9 游利华;;牡丹亭[J];福建文学;2013年11期

10 崔国发;牡丹亭——听同名笛子协奏曲[J];散文诗;2003年1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叶慧;大余:“牡丹亭经济”红红火火[N];丽水日报;2005年

2 任思强;高雅文化成为北京校园新潮流[N];北京商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叶友江;“牡丹亭”等名人手迹入藏江西抚州市档案局馆[N];中国档案报;2011年

4 高选忠;崇明岛上又见“牡丹亭”[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陈工;《寻梦牡丹亭》获一等奖[N];梅州日报;2011年

6 彭承礼;汤显祖与南安牡丹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陈佛来;牡丹亭畔寻梦曲 悲欢情缘惊千年[N];中国邮政报;2000年

8 肖芳;红歌古乐演绎江西文化[N];商务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洪伟成;上海市民戏剧大赛:戏曲传承在民间[N];中国文化报;2013年

10 本报特派记者 邢虹;传统工艺和高科技水乳交融[N];南京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福和;《纳书楹牡丹亭全谱》成因及特点分析[D];河北大学;2000年


  本文关键词:《才子牡丹亭》在女性戏曲评点史上的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34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f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