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饥饿游戏》小说三部曲中的凯特尼斯形象
本文关键词:论《饥饿游戏》小说三部曲中的凯特尼斯形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女作家苏珊?柯林斯的小说《饥饿游戏》三部曲在美国出版后好评如潮,持续热销,曾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并被译成39种文字在全球发行。该小说借助青春科幻题材表现了反乌托邦的现实隐喻和女权主义的思想观念,随着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映,女性主人公凯特尼斯的平民英雄形象更加得到凸显。小说设定在未来北美大陆的帕纳姆王国,凯特尼斯自愿代替妹妹参加极权政府组织的“饥饿游戏”,经历了竞赛场上的残酷厮杀,从一个普通少女蜕变为一名女革命政治家,其英雄性格特征就主要体现在勇敢挑战强权、无畏追求自由和“大我”价值取向三个层次。为彰显凯特尼斯英雄形象的独特气质,作者使用多种艺术手法对其进行了细致刻画,首先是弱化女性特质的外貌描写,凸显刚柔相济的审美概念,摆脱了男权意识的烙印;其次是对比鲜明的服饰描写,契合女主人公在不同时段的身份特征;再次是丰富细腻的心理刻画,生动展现了女主人公的情感和思想转变。另外小说文本也精彩描摹了凯特尼斯的语言风格、典型动作和行为决策等方面。在《饥饿游戏》小说三部曲中,凯特尼斯的女性英雄形象身上折射了诸多社会文化意涵,其一在于女权主义追求,主要集中在女性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实现女性参政的社会诉求上;其二在于反乌托邦思想,主要观照极权统治和科技滥用的弊端,呼吁美好人性的回归。就文学价值而言,英勇、善良的凯特尼斯充当了亲情、爱情的“保护者”,打破文学史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和束缚,在政治竞技、社会革命中做出贡献,能力超群却不擅交际,英勇决断又不失温柔,这些特征无疑颠覆了传统的女性作品形象。
【关键词】:《饥饿游戏》 凯特尼斯 女性英雄 特征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4
-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8-9
- 0.1.1 选题缘起8
- 0.1.2 选题意义8-9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0.2.1 国内研究现状9-10
- 0.2.2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11-14
- 0.3.1 研究方法11-12
- 0.3.2 创新之处12-14
- 第1章 《饥饿游戏》三部曲中凯特尼斯形象的性格特征14-28
- 1.1 勇敢挑战强权14-19
- 1.1.1 小说挑战强权的政治讽喻14-15
- 1.1.2 凯特尼斯挑战强权的表现15-19
- 1.2 无畏追求自由19-24
- 1.2.1 文学自由主题的演进19-20
- 1.2.2 凯特尼斯追求自由的表现20-24
- 1.3“大我”价值取向24-28
- 1.3.1 牺牲爱情以保护家人25
- 1.3.2 抵抗命运并拯救人民25-28
- 第2章《饥饿游戏》三部曲中凯特尼斯形象的艺术表现28-37
- 2.1 弱化女性特质的外貌描写28-31
- 2.1.1 反平常化的形体描写28-30
- 2.1.2 对比鲜明的服饰描写30-31
- 2.2 丰富细腻的心理刻画31-34
- 2.2.1 生动的心理表现31-32
- 2.2.2 细致的内心独白32-34
- 2.3 具有动感的行为表现34-37
- 2.3.1 具有鼓动性的人物语言34-35
- 2.3.2 富于连续性的人物行动35-37
- 第3章《饥饿游戏》三部曲中凯特尼斯形象的主要价值37-50
- 3.1 蕴含了女性主义追求37-40
- 3.1.1 男女平等的理想37-38
- 3.1.2 公民资格的强调38-40
- 3.2 彰显了反乌托邦思想40-45
- 3.2.1 反乌托邦的主题界定40-41
- 3.2.2 反乌托邦的具体表现41-45
- 3.3 颠覆了传统女性形象45-50
- 3.3.1 传统女性形象分析45-46
- 3.3.2 颠覆传统的具体表现46-48
- 3.3.3 颠覆之后的重构与回归48-50
- 结语50-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8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越;小说叙事方式的综合态势[J];浙江学刊;2001年01期
2 付晓静;一篇动人的小说[J];写作;2003年21期
3 严蓓雯;;绘本小说:一种新的文学形式[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5期
4 边勋;;论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的要素差异[J];电影文学;2008年12期
5 林舟;;招魂的写作——对叶弥近年小说的一种读解[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3期
6 梁冀;;小说环境再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7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张冰;;论“耽美”小说的几个主题[J];文学评论;2012年05期
9 玉旖旎;;新颖、独特、奇妙、精湛——读《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有感[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10 黄昌林;小说叙事:规定性与随机性[J];当代文坛;199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向明;;民间信仰与中国小说叙事的近代演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赵炎秋;;诗歌叙事与小说叙事(提纲)[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斯炎伟;;从“重意义的故事”到“重意味的形式”——论新时期以来小说的叙事革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李洲良;;春秋笔法与中国小说叙事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徐德明;;都市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小说(论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世君;;中西小说叙事的时空意识[A];东方丛刊(1999年第3辑 总第二十九辑)[C];1999年
7 陈力君;;国家意志的叙事焦虑——解读“十七年”小说中的“引路人”形象[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8 卢卫中;刘玉华;;试析概念转喻在小说叙事和理解中的作用[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李明彦;;周文小说创作的意识维度[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星虎;;贵州小说叙事的民族民间文化表达[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子林;消费时代的小说创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世文;《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出版[N];文艺报;2006年
3 张庆国;异军突起的临沧小说[N];云南日报;2010年
4 曹蕙;小说的细节之美[N];文艺报;2012年
5 作家 墨白 青年评论家 孙青瑜;小说叙事与阅读的差异性[N];文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金涛;小说叙事,别丢了“根性”[N];中国艺术报;2013年
7 傅逸尘;小说的生活质感与存在焦虑[N];文艺报;2013年
8 见习记者 王思齐;袁筱一:小说负责质疑[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9 杨扬;“教授小说”与城市生活[N];中华读书报;2014年
10 ;梅卓小说集《麝香之爱》研讨会发言摘要[N];青海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瑶;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的中国军旅小说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金胜;“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一军;农民工小说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易华;小说叙事动力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5 崔颖;论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6 金月淑;韩国新小说叙事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7 尹莹;小说中的重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带兄;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可可;知青小说叙事的演变及其背后[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璇晖;论张翎小说的家庭伦理叙N奫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陆邹;巴金小说的季节叙事及文化内涵[D];西南大学;2015年
3 于航;《瀑布》的元小说叙事技巧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晓欢;李锐小说的“食色”书写[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亭亭;试论新世纪以来岛田雅彦小说对后现代文学的反思与革新[D];南京大学;2014年
6 刘怡宣;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小说《霍佩》中多元身份的童话性构建[D];南京大学;2014年
7 卢正;1970年代出生作家小说中的“文革”叙事特征论析[D];南京大学;2014年
8 马倩;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盗墓题材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刘琴;“茅奖”历史题材小说叙事的“常”与“变”[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墁;新时期以来土家族小说叙事意象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论《饥饿游戏》小说三部曲中的凯特尼斯形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5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