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诗学现场之思

发布时间:2017-08-05 01:06

  本文关键词:诗学现场之思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诗歌 诗歌价值 诗歌批评 甘肃诗歌


【摘要】:本文在对当代诗歌现场的观照中,对一些重要的诗学命题进行了论述并指出:诗歌价值由诗歌精神和诗歌的美学韵味两个层面组成,并阐释了这两个层面的内涵;有效的诗歌批评应该是诗与灵魂的相遇,以及文本细读品味的批评;甘肃当代诗歌创作的价值体现在对诗歌精神的追求和诗歌艺术的探索,以及诗人们相对沉潜的创作状态。
【作者单位】: 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当代诗歌 诗歌价值 诗歌批评 甘肃诗歌
【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甘肃当代文学精选与研究”(2013A-136)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诗歌最能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也是一个时代文学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尺。深入具体历史时期的诗歌现场,在大量诗歌作品的研读中去观照一个时代之诗歌面貌,无疑是一种最为接近其时诗歌状况及其时代精神的方式。当然,时代精神和诗歌面貌必然是由具体的一首首诗共同承载和反映出来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军豫;;“废墟”诞生“花”的海洋——论诗歌精神的大规模还乡[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乔军豫;;“废墟”诞生“花”的海洋——论诗歌精神的大规模还乡[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1期

3 ;《诗歌与人》:一个评委的诗人奖[J];诗探索;2010年06期

4 陈修元;;回乡的诗歌精神(组诗)[J];星星诗刊(上半月刊);2008年02期

5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与诗歌[J];星星诗刊(上半月刊);2009年01期

6 陆军;;西部、西部,用诗歌点燃的幸福——谈梁积林和他的诗歌创作[J];草地;2009年02期

7 田禾;;诗歌精神与诗人精神[J];红岩;2010年02期

8 杨建仁;;创作导向·题材取向·发展方向——从“诗歌与公共生活”话题谈起[J];飞天;2011年23期

9 陈原;;诗人已经变成了诗歌的敌人[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2年03期

10 霍俊明;;当下诗歌:骑着木马赶“现实”——新世纪诗歌精神的考察[J];山花;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士强;;从临沂,走向哪里?——对邰筐诗歌的一种猜想[A];邰筐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姜涛;张洁宇;张桃洲;段从学;孙晓娅;崔月萍;;困境、语境及其他——关于诗歌精神的讨论[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3 王巨川;;非诗时代的诗歌语境及其生长空间——兼论中生代诗人的身份及其诗歌精神特质[A];“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刘洁岷;;面对灾难或重大社会问题,诗歌何在? 诗人何为?[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士强;;新世纪十年诗歌热点问题回眸[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邵波;;小群体筹划的诗歌“运动”——重视“中间代”命名[A];“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周兴安;;充满艰辛和希望的历程——梨树诗歌回顾与展望[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8 李怡;王学东;;新的情绪、新的空间与新的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四川诗歌[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9 张清华;;关于诗歌与社会的思考二题[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夫刚;;愿诗歌与我们的灵魂朝夕相遇——在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驻校诗人入校仪式上的发言[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王夫刚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启建;诗歌是心灵救赎的一种方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缪克构;诗歌生态恶化是谁惹的祸[N];文汇报;2007年

3 ;青海湖诗歌宣言[N];文学报;2007年

4 江湖;诗歌应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N];文艺报;2007年

5 张杰;以诗歌超越现实与物质主义[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李犁;新世纪诗歌:第三次回归[N];文艺报;2011年

7 蒋登科;诗歌的无名时代:问题与机遇[N];文艺报;2011年

8 田禾;诗歌在突围中谋求生存和发展[N];文艺报;2012年

9 袁跃兴;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诗歌吗?[N];邯郸日报;2012年

10 纳张元;诗歌生态的新突围[N];文艺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万红;论90年代以来诗歌中的“身体”[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曾毅;西晋诗歌批评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蔡莉莉;新文学传统中的归来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玉玲;论西部诗歌的几种走向[D];兰州大学;2006年

6 赖_g煌;晚清至五四诗歌的言说方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大为;立体的展开[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巫洪亮;“十七年”诗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志国;《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D];暨南大学;2009年

10 刘富华;中国新诗韵律与语言存在形态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自行车》诗歌民刊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郑艳娟;以“焦虑”之名[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邵波;论“中间代”诗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4 乔军豫;论90年代李瑛诗歌的“向内转”[D];西南大学;2011年

5 乔琦;20世纪90年代诗歌中的消解与重构[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高群;文革诗歌修辞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丽君;当代先锋诗歌与中国诗歌传统之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向美林;论张洪波诗歌的象征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雷素娟;论杨键诗歌的忏悔意识[D];安庆师范学院;2015年

10 霍国保;日常主义先锋诗歌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22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622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c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