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中原赤子的深沉思考——李佩甫《生命册》主题论

发布时间:2017-08-06 07:17

  本文关键词:中原赤子的深沉思考——李佩甫《生命册》主题论


  更多相关文章: 李佩甫 《生命册》 主题 中原


【摘要】:多年以来,李佩甫以其对豫中大地的执着关注和书写成为最具地域色彩的河南作家。而2012年"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生命册》,是李佩甫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对中原大地人生、历史、现实的回望和思考,凝聚着李佩甫对人生命运的体悟、对中原民性的反省和对现实发展的忧虑,凸显了作家"铁肩担道义"的知识分子情怀。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李佩甫 《生命册》 主题 中原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ZW011)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作为《羊的门》《城的灯》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李佩甫的《生命册》既是其“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也是作家人生阅历和创作思想的大总结。作品延续了李佩甫对中原大地人情世态、民风民俗一贯关注的主题,对人与事描摹之间传达的更多是作者对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的凝神回眸和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业军;棋子走不出棋盘——李佩甫《羊的门》片论[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张正华;李佩甫《羊的门》的创作特点[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何向阳;羔羊生命册上的绳记——评李佩甫长篇《城的灯》[J];南方文坛;2004年03期

4 卜海艳;何处是我家园——李佩甫面对乡村和城市的两难选择[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刘绪义;家政治:城乡冲突中的生态符号——以李佩甫《城的灯》为例[J];理论与创作;2005年03期

6 李春;;由李佩甫的小说创作看作家关于“乡土”的三种状态[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6期

7 李春;;从李佩甫小说看河南作家关于“乡土”的三种状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李博微;;论李佩甫小说的权力批判主题[J];名作欣赏;2008年04期

9 谢红丽;;也论李佩甫笔下的权力一族[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3期

10 王学谦;;李佩甫:一个被低估的作家[J];小说评论;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舒晋瑜;李佩甫:《生命册》是我的“内省书”[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刘春香 吕桓宇;李佩甫:没有人的景,永远不是一个活的景[N];河南日报;2014年

3 ;李佩甫:生命的根部在中原[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宋庄;李佩甫:回头看看自己的脚印,会走得更好[N];工人日报;2012年

5 主持 舒晋瑜;李佩甫:上网写字不能叫创作[N];中华读书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李凌俊;李佩甫点亮《城的灯》[N];文学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金涛;让认识照亮生活[N];中国艺术报;2012年

8 潘启雯  ;土地孕育忠诚也滋生叛逆[N];北京日报;2012年

9 孙竞;知识分子的内省书[N];文艺报;2012年

10 姬小琴;一部土地背负者的心灵史诗[N];文艺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真真;李佩甫乡村权力叙事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刘超越;李佩甫小说的复调性[D];温州大学;2015年

3 王志勤;李佩甫论[D];郑州大学;2005年

4 刘颖;李佩甫小说论[D];郑州大学;2011年

5 谢红丽;论李佩甫的乡村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梅露;论李佩甫的小说创作[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孔会侠;在大地与现实的平台上悲歌[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申显丽;人性的悲歌[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林洁;匍匐于中原大地的悲悯情怀[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孙方禾;潘多拉的魔盒[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8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628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2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