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13:21

  本文关键词: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寓言 先秦 诸子 伊索 异同 比较


【摘要】:中国先秦时期的诸子寓言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是世界寓言文学史上的并蒂莲花,它们同时绽放在人类精神过程的轴心时期,其余香浸润了整个中、西方的寓言世界。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作为中、西方不同文化系统中寓言的源头作品,却又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们一经产生,便迅速把寓言文体催至成熟,它们的创作规律成为两个文明圈层传承不灭的寓言文学传统。本文尝试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将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发现其内在规律。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从“轴心时期”的概念出发,引入比较研究的对象:中国先秦诸子寓言与古希腊《伊索寓言》,并介绍了中西方早期寓言的发展历史;二者的基本情况、基本特征;研究现状、研究问题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探讨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的本质和立基点问题。二者有着共通的基本模式,即“故事+寓意”的模式,以及该模式相同的形象思维构筑基础;意义链合理连接与转化的内在逻辑;具像/抽象、感性/理性、原始/文明、自然/文化等深层的文化结构以及其与更为古老的神话仪式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侧重阐述中西方寓言的内容问题。主要包括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在塑造故事时所选取的故事角色形象的异同及其产生原因,以及二者在构筑故事的寓意时不同的选择倾向与这种倾向性产生的社会因素。第四章主要叙述中西方寓言形式的和外部的问题。包括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不同的创作主体、文本书写形态及在文体方面的附属性与独立性的差异。第五章讨论了中西方寓言的审美与文化功能问题。主要包括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在抒情性与叙事性中出现的悖逆问题;二者都具有的修辞功能与共同采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的艺术手法;讽刺性、幽默性、诙谐性的审美效果以及教化、载体、沟通和审美四种一致的文化功能。结语部分总结本项研究所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阐明在异质文化空间中,中国先秦诸子寓言与古希腊《伊索寓言》所体现的寓言文学的共同内在规律以及反对文化沙文主义,求同存异,维护世界文学生态多样性的呼声。
【关键词】:寓言 先秦 诸子 伊索 异同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106.7-0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8
  • 1.1 寓言--轴心时代的文化遗产7-8
  • 1.2 先秦诸子寓言的基本情况8-11
  • 1.3 《伊索寓言》的基本情况11-14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成果及问题14-15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目的15-18
  • 第二章 中西方寓言共通的模式、结构与原型18-27
  • 2.1 中西方寓言的基本模式及其逻辑与构筑基础18-21
  • 2.2 中西方寓言基本模式背后的结构性21-23
  • 2.3 寓言基本模式反映出的中西方的思维原型23-27
  • 第三章 故事角色形象选择与寓意构筑倾向27-33
  • 3.1 故事角色形象选择的异同及原因28-31
  • 3.2 道德训诫、生活经验与哲学思考的寓意构筑及选择倾向31-33
  • 第四章 创作主体与文本形态33-38
  • 4.1 文人创作与民间文学33-34
  • 4.2 先秦式书写方式与伊索式书写方式34-36
  • 4.3 先秦诸子寓言的附属性与《伊索寓言》的独立性36-38
  • 第五章 美学机制与文化功能38-47
  • 5.1 抒情性与叙事性的互动38-41
  • 5.2 修辞功能与艺术手法41-43
  • 5.3 一致的讽刺性、幽默性和诙谐性43-45
  • 5.4 文化功能的共通性45-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 在校期间成果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索寓言》简介[J];文化译丛;1984年01期

2 蔡璇;;狮子和狼 改编自《伊索寓言》[J];英语大王;2007年Z2期

3 蔡璇;;胀肚的狐狸 改编自《伊索寓言》[J];英语大王;2007年Z2期

4 陈雪军;李樱;;狮子和老鼠——改编自《伊索寓言》[J];英语大王;2008年01期

5 钱钟书;;读《伊索寓言》[J];文苑;2009年03期

6 金留春;;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谈谈《伊索寓言》[J];语文学习;1982年02期

7 涂梦佳;;读《伊索寓言》[J];独生子女;2002年08期

8 钱锺书;读《伊索寓言》[J];名作欣赏;2002年03期

9 孟丽;刘莉;;《伊索寓言》在近代中国报刊上的传播[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杨扬;;《伊索寓言》的明代译义抄本——《况义》[J];文献;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叶雷;颠覆伊索:对《伊索寓言》的当代解读[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学思;在昆仑山脚下演绎《伊索寓言》[N];中国文化报;2013年

3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金国平;西学东渐:从《依湿杂说》到《伊索寓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朱砂;类比推理的运用[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5 韶关日报记者 黄捷文;乡村孩子的阅读渴望[N];韶关日报;2012年

6 何礼利;“议论”的议论[N];永州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枫;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比较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2 张若溪;《伊索寓言》的体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周海丽;跨文化传播视野下《伊索寓言》在中国的译转性特点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4 曹磊;认知视角下《伊索寓言》中动物隐喻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李芳芳;《伊索寓言》的翻译对中国寓言发展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1年

6 朴龙杰;《百喻经》与《伊索寓言》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7 辛羽;《庄子》与《伊索寓言》中的篇章隐喻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30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630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2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