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文本世界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认知诗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7-08-08 09:08

  本文关键词:文本世界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认知诗学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文本世界理论 中国经典诗词 “他治”研究 多层次功能推进 诗篇视点移位


【摘要】:文本世界理论起源于认知科学,是关于语篇产生和接受的学说,其创始人主要有Werth和Gavins。随着认知诗学的兴起和发展,文本世界理论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文本的分析之中。在中国经典诗词中,文本世界生成的二重性决定了诗词主题诠释和解读的"他治"原则,即诠释和解读既要考虑到文本世界生成的内在属性,又要考虑到文本世界生成的外部因素,是一种文本驱动下读者和古代诗人跨越时空的互动行为。中国经典诗词文本世界中的功能推进为多层次功能推进,推进程序一般是从简单命题到复合命题、从单层次功能推进到多层次功能推进,而推进模式通常为:起笔推进→承笔推进→转笔推进→合笔推进。文本世界的转换与次级世界的产生也是中国经典诗词主题的诠释和解读的切入口之一,因为中国经典诗词文本世界的转换可以引起诗篇视点的移位,而诗篇视点的移位可以导致诗词的主题思想或通过融合的方式或通过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文本世界理论 中国经典诗词 “他治”研究 多层次功能推进 诗篇视点移位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40138)
【分类号】:I207.2
【正文快照】: 一、前言文本世界理论是自然语言加工的一种模式,是关于语篇产生和接受的理论,其基础是认知心理学的心智表征和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1]8。随着认知诗学的发展,文本世界理论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本世界理论由已故教授Paul Werth所提出,其作品Text World:Representin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颐;;不能忽视的中国经典——读《中国文化的展望》[J];书城;2003年04期

2 竺金琳;;隐而不显——评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J];全国新书目;2002年09期

3 徐明华;;k8乃一声山水绿——中国经典作品赏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崇典;;10卷本《中国经典宝库》[J];保定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5 娄扎根;;远古灵光的探询——读孟宪明先生新著《中国经典神话》[J];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董燕;;评赖勤芳《中国经典的现代重构——林语堂“对外讲中”写作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08期

7 杨维琬;;劳动在中国经典诗文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4年13期

8 傅佩荣;;从绅士风格谈起[J];八小时以外;2013年09期

9 罗军凤;;理雅各的《中国经典》与清代帝王御纂经籍[J];学术论坛;2013年08期

10 红柯;;从中国经典出发·读《史记》[J];作家;201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凡凡;隐喻认知理论和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跨域产生[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卫志;图形—背景理论与中国经典诗歌的意境焦点域[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郎锦锦;融合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典诗词意象的整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杨璐;框架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陌生化现象[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9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639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f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