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楼台烟雨中”——从杜牧诗看自然之道中的历史感
本文关键词:“多少楼台烟雨中”——从杜牧诗看自然之道中的历史感
【摘要】:唐代喜欢咏史怀古的诗人很多,杜牧可以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杜牧诗中涉及咏史怀古主题的篇什,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历史感;对国计民生的关心及希望以古训今的情思,是他和历代怀着社会理想的诗人相通之处。然杜牧诗中的历史感更深刻之处,在于他能领悟历史过程偶然和不测的一面,进而神思方外,从历史范围外观照历史,显示出它在自然宇宙中短暂、微小和渺茫的性质。诗人转念于人间兴衰和自然运化之际,往复于入世、出世与关切、淡泊之间,体会到置身于无涯无尽时空里的人间历史,其轮廓和意义都不再清晰确定。这种如暗雾桠枝、遥空过鸟、烟雨楼台的精神和艺术视象,同时有别于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世的历史哲学观,是诗人超越而透视性的历史感最独特同时也最易被忽略的地方,隐然有自成一家的意味。
【作者单位】: 香港岭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 咏史怀古 历史感 自然之道 绝句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士人,向来都怀有一份深刻的历史感。譬如《论语》中的孔子,就不时上溯尧舜、文王及周公,以之作为阐释其仁政之道的依据。而用历史人事为题材歌咏感想和生命观的诗篇,自晋代起亦逐渐发展为古典诗歌中重要的类型,到唐代而大盛。大体来说,展现于诗歌中最典型的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良骏;;历史感与道德感[J];博览群书;2001年03期
2 雷戈;;历史感思辨[J];晋阳学刊;2007年04期
3 彭定安;历史感、现代意识与世界意识——关于生活方式研究的宏观视野与方法论的思考[J];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04期
4 雷戈;论历史感与历史学[J];学术月刊;1998年06期
5 郑先兴;也论历史感──与雷戈先生商榷[J];学术月刊;1999年03期
6 非马;;脚与沙[J];朔方;1989年11期
7 冯骥才;巴黎的历史感[J];特区展望;2000年02期
8 李辉;;哦,历史原来是这样的[J];世纪;2001年04期
9 罗戟;;历史感与历史画[J];新美术;2007年06期
10 万海洋;;历史流变中的人物嬗变——《钟鼓楼》的历史感分析[J];名作欣赏;2009年1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自力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有历史感的经济学才有底气[N];商务时报;2014年
2 方立新;历史感强化责任感[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李壮;“其他人”与“历史感”[N];文艺报;2013年
4 张剑;英国的城堡、审美观与历史感[N];光明日报;2014年
5 刘大先;现实感即历史感[N];文艺报;2014年
6 王成兵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历史感和界限感:现代性语境中的国家认同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梁方;用新的历史感去记忆[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杨品;历史感与责任感的体现[N];山西日报;2004年
9 北乔;生活远比小说精彩[N];北京日报;2014年
10 大禹;莫让“历史感”淹没“主角”[N];北京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芝国;浅论文学中的历史感现象[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晟;论读图者的观念与历史感[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3 戴小春;从小说《标塔》看福克纳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历史感[D];华侨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41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64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