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后期话剧“丰产”现象解读
发布时间:2017-08-09 16:04
本文关键词:“十七年”后期话剧“丰产”现象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十七年”戏剧 “社教运动” 模式化 丰产期
【摘要】:“在中国现当代戏剧史上,十七年”戏剧就其创作数量来说,无论相对建国前还是“文革”之后戏剧,它都处在一个丰产时期。这个丰产时期,前期以戏曲为主,后期戏曲创作疾速下滑,几近为零,反之话剧则“一统天下”。这种创作现象,除了创作“公式化、概念化”,其实深层涵盖着一种模式化创作形成和其不断消解、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最终将戏剧推向极左。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十七年”戏剧 “社教运动” 模式化 丰产期
【分类号】:I234
【正文快照】: 建国以来,戏剧就戏曲、话剧创作来说,总体呈潮涨潮落之势。据《中国当代戏剧总目提要》1辑录统计资料数据,1950年代的剧本刊载、出版数字,自1955年以后一直在高位运行,到1959年形成高峰(见表12),反映出戏剧创作形成了一轮高潮。但综观这个高潮形成过程中的剧目统计,可以发现每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公明;“社教运动”图像的创作与现实作用[N];东方早报;2012年
2 喻阳;从历史中汲取经验[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欣欣;洪洞县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初探[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6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64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