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额田王二十番歌考

发布时间:2017-08-10 03:30

  本文关键词:额田王二十番歌考


  更多相关文章: 万叶集 额田王 第二十首歌 创作背景 歌语 祷祝性质


【摘要】:额田王是万叶初期的一位女流歌人,其文采与柿本人麻吕齐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人们都十分重视与她相关的研究。从江户时期以来,额田王研究在日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中国,额田王的研究现状并不乐观。尤其是在日语专业的学生中,就连研究日本古典文学的同学都不多见,就更不用说是研究额田王的了。而且,就在这为数不多的额田王研究中,大部分都是研究额田王的汉学受容问题以及额田王的三角恋爱。其中大多祖述先行研究的已有成果,而鲜有创见。本文中,笔者将重点考察“天皇蒲生野游猎时额田王所作歌”,即万叶集的第二十首和歌(下文中简称为第二十首歌)。先行研究中,以谷馨氏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一首额田王和天智天武两天皇间的三角关系的表达,然而以伊藤博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则认为这首和歌只是在宴会上为了烘托气氛而捏造的“三角关系”,并非历史事实。不过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这首和歌最后的归宿都是恋歌。但是,作为历史事实看待的三角关系可以得到证实吗?天皇游猎时的宴席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形?这首歌还有可能有其他的理解方式吗?笔者抱着种种疑问,力图通过整理额田王的生平经历,考察第二十首歌的创作背景,分析第二十首歌的歌语,以便从中得出合理的答案。但是,要想解决这些疑问,就必须涉及到日本古代的社会、文化,以及思想各个方面。因为只有对这首和歌的创作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才可能对和歌做出正确的理解。因此,在把握住初期万叶时期和歌创作的“集团性、自发性、祷祝色彩以及与自然的融合性、歌谣和民谣的深切关联性”等特点的同时,本论文的论述以古代日本的灵魂观和自然观为基石,对第二十首和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了再现。然后,将第二十首歌置于这一背景中,再去考察它的独特之处。这样一来,就有可能从和歌本身蕴含的意义来理解作者的真意,而不是单从它的字面上去理解。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序论这一章有三个部分,即问题的提起,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主要介绍了撰写本论文的契机以及与额田王相关的先行研究。本论第一章中,介绍了关于第二十首歌的先行研究。主要包括围绕着额田王所展开的三角关系的研究和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第二章中,对第二十首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考察。主要从时间——天智七年五月五日,地点——蒲生野,以及事件——游猎三个方面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在此过程中,还参考了古代中国和朝鲜半岛的朝廷活动。最后得出结论,为第二十首的创作提供舞台的天智七年的游猎绝不仅仅是一次游玩,而是含有深刻的政治意义的,且带有浓厚的祭祀气息。第三章中,分析了第二十首歌的歌语。通过对每个歌语的考察,得出了每个词语后面蕴含的文化意义。然后对第二十首歌的返歌即第二十一首歌也进行了重新解读。由此,更加明了了第二十首歌里面所潜藏的祷祝性质。第四章中,分别介绍了额田王的其它和歌。通过对这些和歌的了解,更加证明了额田王本身所具有的巫女色彩。结论通过以上的研究总结出第二十首歌并不是一首单纯的恋歌,其中蕴含着浓重的祷祝色彩。以此为基础,最后,就额田王本身所具有的巫女性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万叶集 额田王 第二十首歌 创作背景 歌语 祷祝性质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313.072
【目录】:
  • 摘要4-6
  • 要旨6-8


  • 本文编号:648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648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4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