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和莫言的创作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化路径
本文关键词:从鲁迅和莫言的创作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化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鲁迅 莫言 创作观念 民族化 世界视阈 乡土中国 民间文艺
【摘要】:鲁迅和莫言作为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们在创作观念和创作实践上都致力于中国文学的民族化,并创作出了典范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的作品。他们在世界性视阈下科学理性地看待西方文学的影响,并深入挖掘民族创作的传统资源,努力做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会通融合。他们的作品立足于乡土中国,揭示了不同地域的人文景观、风俗民情和民间的生命形式、精神状态。在形式上,他们从传统说书艺术、戏曲和美术等民间文艺形式中汲取艺术养分,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转化创作出了个性鲜明的经典作品,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传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民族化路径的选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鲁迅 莫言 创作观念 民族化 世界视阈 乡土中国 民间文艺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3&ZD122)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对‘三俗’文化现象的理性反思与传播学解读”(项目编号:J13WD7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化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但也是一个充满争议,始终未能得到圆满解决的问题。正如有的论者所言:“一个民族或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它趋于成熟的标志。没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就谈不上有什么世界意义。”[1]可以说,要正确估量中国现当代文学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旦亮;德之不纯者莫言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06期
2 傅金祥;天凉好个秋——莫言《倒立》内蕴解读[J];名作欣赏;2003年05期
3 李敬泽;莫言与中国精神[J];小说评论;2003年01期
4 曹民光;颠倒的世界 荒谬的存在——莫言《倒立》解读[J];名作欣赏;2004年01期
5 姜智芹;西方读者视野中的莫言[J];当代文坛;2005年05期
6 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J];长江学术;2006年02期
7 朱宾忠;於可训;;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01期
8 王学谦;;鳄鱼的“血地”温情与狂放幽默——莫言散文的故乡情结与恣肆反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9 葛浩文;吴耀宗;;莫言作品英译本序言两篇[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2期
10 殷罗毕;;封闭在历史洞穴中的想象 《蛙》与莫言暴力史观的限度[J];上海文化;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楠;;莫言:得诺奖让我惊奇又惶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2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3 ;作家评论家共话莫言获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4 白烨;;莫言获诺奖引发的一些思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6)[C];2012年
5 郑周明;;是“幻觉”还是“魔幻”?——对莫言诺奖授奖词翻译的辨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6)[C];2012年
6 刘正伟;;我看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6)[C];2012年
7 杨扬;;讲故事与听故事——评《木匠与狗》[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8 陈欢欢;;莫言与诺奖[A];共识(2012秋刊08)——创新边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2013年
9 ;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10 ;中国作家协会对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发表贺辞[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洪军;莫言游走在多重角色中[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赵敏;横读莫言[N];团结报;2001年
3 姜楠;莫言印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本报记者 吴小曼;莫言我不是一个大作家[N];华夏时报;2005年
5 本版撰稿 彭治国;莫言:当作家,因为想吃肥肉馅饺子[N];华夏时报;2005年
6 小月;回归文学本身,莫打“莫言牌”[N];中国民族报;2012年
7 樊发稼;有感于莫言荣膺诺奖[N];中国艺术报;2012年
8 记者 付小悦;莫言获奖或将推动“文学热”[N];光明日报;2012年
9 佘宗明;莫言,一只吟唱的“蛙”[N];海口晚报;2012年
10 司马心;“莫言热”中一点忧[N];解放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广远;莫言的文学世界[D];吉林大学;2010年
2 宁明;论莫言创作的自由精神[D];山东大学;2011年
3 廖增湖;沸腾的土地——莫言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何媛媛;莫言的世界和世界的莫言[D];苏州大学;2013年
6 于红珍;民俗文化资源与莫言及其文学世界[D];山东大学;2015年
7 杨枫;民间中国的发现与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8 斋藤晴彦;心理的结构与小说[D];复旦大学;2012年
9 南志刚;叙述的狂欢与审美的变异[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莉;莫言,,民间的行吟歌者[D];苏州大学;2004年
2 王佳慧;批评视域中的“莫言形象”演变[D];渤海大学;2012年
3 姜静;暴力的狂欢—论莫言的暴力叙事[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夏威;莫言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5 赵悦;网络莫言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麻文静;莫言文学在日本的受容[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TRAN THI HUE(陈氏惠);莫言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孙月贞;论美国对莫言的接受[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贾国俊;莫言文学创作中的作者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朱光玉;论莫言对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借鉴与发展[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76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67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