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说与中国古代文章学传统
本文关键词:汪曾祺小说与中国古代文章学传统
更多相关文章: 汪曾祺 文章学 桐城派 汉字思维 气本论 小说观
【摘要】:中国古代文章学传统对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和小说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在形式技巧和文体风格方面,也体现在个性气质和思想观念方面。正是在文章学传统的启发下,汪曾祺提出了"汉字思维"、以"节奏"代"结构"、"气氛即人物"等许多极传统又极现代的观念和主张,并且通过多年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一种"气本论"的小说观念,一种"以文章为小说"的创作思维方式和习惯。以"气"为本,使汪曾祺获得了接受"意识流"的基础;"以文章为小说",在促其完成小说文体创新的同时,也给他的创作思维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束缚和局限。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汪曾祺 文章学 桐城派 汉字思维 气本论 小说观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小说修辞的现代转型”(项目号:12YJA75101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汪曾祺一向重视小说语言,反复强调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正是在思考小说语言问题的基础上,汪曾祺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文体学”、“文章学”,以使中国的文学创作和评论提高到一个更新的水平(1)。需要指出的是,文体学与文章学研究的对象和角度不尽相同:前者注重体式辨析,后者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楚汉;论文章学的合理性[J];求索;2002年05期
2 毛庆耆;文章学设科说[J];学术界;2002年02期
3 谈汗人;从文章学漫说方志语言[J];江苏地方志;2005年02期
4 祝尚书;;略论文章学研究的资源开发[J];文学遗产;2007年02期
5 苏君礼;;在“创新”视野下的文章学[J];焦作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祝尚书;;论宋元文章学的“认题”与“立意”[J];文学遗产;2009年01期
7 周德仓;王斌礼;袁书会;;积极推动文章学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中国文章学研究会第25次学术年会综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刘宁;胡可先;;“中国古代文章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遗产;2009年05期
9 黄湖滨;;推进文章学事业科学发展初论[J];焦作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周楚汉;;文章学研究三十年述评[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湖滨;拨乱反正复兴“文章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复旦大学中文系 王水照;当古代文章学遭遇“五四”[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傅璇琮;文章学之渊薮在焉[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张岳健;知名作家走进大学与大学文学教育[N];文艺报;2013年
5 陈尚君;气象恢宏的文话总汇[N];文汇报;2008年
6 何语华;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小青;吕祖谦《左传》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慈波;文话发展史略[D];复旦大学;2007年
3 林元彪;文章学视野下的林纾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尉倩倩;《崇古文诀》之文章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张爱荣;来裕恂《汉文典·文章典》之文章学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平;文章学视野下的清代古文评点[D];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
4 靳利翠;张谦宜《}x斋论文》与清初文章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朱园;徐昂《文谈》与近代文章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董丽娟;刘师培文章学理论探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天骐;宋元文格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8 韩李茁;吴曾祺《涵芬楼文谈》之文章学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9 任晓娟;论传统“文气”论的文章学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焦喜峰;文章学视野下的《人民日报》社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77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67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