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晚清民国的唐宋词“新声”与近代乐歌的雅俗分化——以陈厚庵《宋词新歌集》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8-16 15:32

  本文关键词:晚清民国的唐宋词“新声”与近代乐歌的雅俗分化——以陈厚庵《宋词新歌集》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学堂乐歌 艺术歌曲 唐宋词新声 陈厚庵 《宋词新歌集》


【摘要】:晚清民国时期,新音乐与新文学运动推动了唱词的发展。从陈厚庵所编《宋词新歌集》中,可一窥近代音乐家贯通"东方风趣"与"西洋规律"的实践。与学堂乐歌多以启发民智、促进教育为目的不同,唐宋词"新声"受到西方艺术歌曲及浪漫主义思潮影响,强调音乐艺术的纯粹性,推动了近代乐歌由学堂乐歌向艺术歌曲、即由"俗乐"向"雅乐"的转变和分化。
【作者单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学堂乐歌 艺术歌曲 唐宋词新声 陈厚庵 《宋词新歌集》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士文化与词学蜕变》(14BZW078) 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岭南近代乐歌研究——以歌词理论创作为中心》(GD14CZW07)
【分类号】:I207.23;J609.2
【正文快照】: 光绪三十一年(1905),李叔同选录中国古典诗词15首及“杂歌十章”,谱曲编成《国学唱歌集》。该集作为上海音乐学会乐歌研究科的教本,是我国早期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品,也是以西乐谱古典诗词之滥觞。本文借用李叔同序中“谱以新声”[1]之语,将晚清民国时期运用西方乐理知识和记谱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烨;唐宋词中的“以愁见工”现象[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杨海明;唐宋词的魅力来源与当代意义[J];学术研究;2003年01期

3 杨海明;珍惜生命:唐宋词人生意蕴之本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张锦;唐宋词解读的新视角——读《唐宋词与人生》[J];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陶风;《唐宋词汇评·两宋卷》出版[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刘清华;;唐宋词中的“月亮-女人”模式[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7 钱锡生;;论唐宋词的吟诵传播[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宋秋敏;;论唐宋词的娱乐功能[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李勤;;“男子而作闺音”——唐宋词中的一种文学现象[J];商情(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10 张翠爱;;对唐宋词中珍惜时间词篇的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惠娟;;略论唐宋词声情相谐的美学特征[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洪豆豆;;唐宋词研究的开拓深化之作——评刘尊明先生《唐宋词综论》[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3 ;新书导报[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4 宋红;;古诗之吟唱[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诸葛忆兵;《唐宋词与人生》——平常人生与缤纷艳情[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邓红梅;人生意蕴是“第一生命力”[N];光明日报;2005年

3 阳梅;《唐宋词名篇讲演录》摇着电影镜头穿唐过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范松义;文本正读、语境还原与唐宋词学理论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岳洪治;从《唐宋词百首浅释》开始[N];光明日报;2006年

6 邓红梅;唐宋词史研究的新开拓[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王兆鹏 汪超;把词当作艺术品来研究[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叶辉;大众读书的习惯应当倡导[N];光明日报;2005年

9 ;读书常不寐 嫉恶终不改[N];人民政协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秋敏;“流行歌曲”视角下的唐宋词[D];苏州大学;2008年

2 钱锡生;唐宋词传播方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辛衍君;唐宋词意象的符号学阐释[D];苏州大学;2005年

4 李青;唐宋词与楚辞[D];苏州大学;2006年

5 东方乔;论佛教对唐宋词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3年

6 李飞跃;唐宋词体论要[D];北京大学;2012年

7 王丽慧;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寒娥;传播学视野下的唐宋词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金度燃;论唐宋词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D];苏州大学;2015年

3 刘秀艳;论叶嘉莹的唐宋词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4 王育红;小学唐宋词教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珊珊;休闲文化与唐宋词[D];暨南大学;2007年

6 韩国彩;论唐宋词娱乐功用的历史呈现与原因[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程玮;唐宋词语体风格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8 王雅南;论日本的唐宋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文敏;近五十年来英语世界中的唐宋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陈朝霞;胡乐对唐宋词的隐性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84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684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7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