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忏悔意识演变与中国当代忏悔文学的兴起

发布时间:2017-08-21 01:36

  本文关键词:忏悔意识演变与中国当代忏悔文学的兴起


  更多相关文章: 罪感 基督教思想 原罪论 耻感文化 刘再复 巫史 《白鹿原》 张贤亮 白狗秋千架 水上灯


【摘要】:正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文学缺乏忏悔意识研究中国当代忏悔文学,首先面临着令人十分尴尬的判断:中国文学缺乏忏悔意识,故而少有忏悔之作。经常与这个判断一并出现的判断还有"中国文化缺乏忏悔意识"、"中国人缺乏忏悔意识"等,这些判断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关于"中国文学缺乏忏悔意识"的问题,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罪感;基督教思想;原罪论;耻感文化;刘再复;巫史;《白鹿原》;张贤亮;白狗秋千架;水上灯;
【分类号】:I206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文学缺乏忏悔意识 研究中国当代忏悔文学,首先面临着令人十分尴尬的判断:中国文学缺乏忏悔意识,故而少有忏悔之作。经常与这个判断一并出现的判断还有“中国文化缺乏忏悔意识”、“中国人缺乏忏悔意识”等,这些判断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关于“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摩罗;;原罪意识与忏悔意识的起源及宗教学分析[J];中国文化;2007年02期

2 李建军;;忏悔伦理与精神复活——论忏悔叙事的几种模式[J];小说评论;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达敏;;忏悔意识演变与中国当代忏悔文学的兴起[J];扬子江评论;2016年06期

2 唐超;;寻找失落的精神“伊甸园”——基督教文化视域下《百年孤独》的原罪意识[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3 徐嘉;;当代日本动漫作品中的宗教叙事[J];黄山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4 田良斌;李雪;;功能对等视角下林译《浮生六记》隐喻翻译——以《闲情记趣》为例[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5 冯欣;;加缪最后一部小说《堕落》中的基督教因素[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6年01期

6 刘庆昌;;儿童的命运与成人的觉醒[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7 唐伟胜;;论美国当代自传文学叙事中“真实”的再现伦理[J];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8 易亚云;;汉学视野下鲁迅小说《伤逝》解读的差异性——以夏志清、竹内好、李长之的评论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9 吴超平;;“黑犬”:西方传统文化的抑郁症——伊恩·麦克尤恩《黑犬》中“黑犬”意象解读[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10 唐湘;林静;;半个离散的灵魂——论虹影作品的离散根源[J];外国语言文学;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杰弗尼·斯科特 ,柯永亮;多余的负罪感[J];科学与文化;2005年06期

2 乔叶;;决断之美[J];读者(原创版);2007年09期

3 李旭;;洗手,洗掉你的负罪感?[J];学习博览;2014年03期

4 Isabelle Sebastien;刘润奎;;坏消息,很难开口[J];跨世纪(时文博览);2007年02期

5 倪君慧;;音乐之光:《苏菲的选择》中的音乐与主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8期

6 徐葆耕;罪感的消亡[J];读书;2002年08期

7 露西·奥帕特尼;庞启帆;;我的病人,,我的医生[J];意林;2009年05期

8 郝晓艳;;《诉讼》中负罪感的文化透视[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陆野;;放任错误[J];共产党员;2011年16期

10 张玉娟;;卡夫卡小说中的负罪感与秩序的重建[J];国外文学;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俊峰;周帆;朱剑杰;;描述性规范与消费者环保意图:预期负罪感的中介作用[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麦子;医生咋就没有“负罪感”[N];贵阳日报;2005年

2 周士君;如何唤醒决策失误者的负罪感?[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3 詹勇;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N];人民日报;2014年

4 宋磊 动画影评俱乐部;《火鸡总动员》:关于人类的负罪心理[N];中国电影报;2014年

5 辽宁工大 阎书春;抑郁患者怎么思考[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6 江岳;盛世中的后反思[N];文艺报;2011年

7 吴国平;11岁女儿为何要看色情光盘[N];北京科技报;2006年

8 顾文豪;欲望的事故[N];中国经营报;2013年

9 冯卫东;值得警惕的“教育罪人”观[N];中国教师报;2005年



本文编号:710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710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d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