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性别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新题材之历史小说
本文关键词:论性别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新题材之历史小说
更多相关文章: 性别视野 新题材历史小说 两性共存 美学特征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对历史的重新书写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重要的文学景观。一直以来,学界对其研究却有"性别视野"不被问津、相关问题被悬搁的缺失。本文在对"性别视野"及其相关概念进行清理、辨析的基础上,从"母系"家族史、女性情感史、女性历史人物传记史三个方面,对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历史言说进行一次"超性别"的解读,认为性别视野下的新题材历史小说,两性共存,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是彼此参照、相互辉映的历史合唱。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
【关键词】: 性别视野 新题材历史小说 两性共存 美学特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题材历史小说的叙事范畴研究”(项目批准号11XZW013)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新题材历史小说研究”(项目批准号SK13ZD026) “广西培养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思谦;走进历史隧洞的女性写作[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刘思谦;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J];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1期
3 郭剑卿;蒋韵近作中的女性意识及其文化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6期
4 王侃;“女性文学”的内涵和视野[J];文学评论;1998年06期
5 徐小斌;;羽蛇[J];花城;1998年05期
6 丁帆,何言宏;论二十年来小说潮流的演进[J];文学评论;1998年05期
7 刘思谦;女性文学:女性·妇女·女性主义·女性文学批评[J];南方文坛;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仰智;;论性别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新题材之历史小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07期
2 任现品;张玲;;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中国梦”彰显[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3 周旭方;;他不再孤独——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双性同体”诗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年05期
4 刘丽洁;;《恶童三部曲》中的性别意识与叙事性[J];芒种;2016年08期
5 谢雪梅;;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关键词及其反思[J];中国文化研究;2016年01期
6 刘钊;;中国女性文学理论建构的范畴与方法[J];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12期
7 张晓燕;;语料库文体学视角下《喜福会》的N词语块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8 韦冰峰;;政治媚俗与女性关怀——读李碧华长篇小说与《文学香港与李碧华》的不同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08期
9 王莹;;论萧红作品中的女性悲悯情怀[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10 马梅萍;黄发有;;张承志文学年谱(修订稿)[J];东吴学术;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思谦;意义阐释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徐珊;娜拉:何处是归程──论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发展流变[J];文艺评论;1999年01期
3 王侃;当代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批判[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3期
4 陈慧;女人为什么写作?[J];文学自由谈;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振方;历史小说创作基本功刍议[J];文学评论;2002年01期
2 李翠萍;浅谈新时期历史小说的文化超越[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唐浩明;我看历史小说[J];理论与创作;2004年01期
4 郭宏安;历史小说:历史和小说[J];文学评论;2004年03期
5 涂秀虹;近现代历史小说转型概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王尔龄;戏曲学者写的历史小说——读《蒋星煜历史小说集》[J];上海戏剧;2004年07期
7 张卫中;历史小说的界限与新历史小说的归属——兼论新历史小说命名的逻辑依据[J];理论与创作;2005年03期
8 李波;关于现代历史小说“以人为本”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5年08期
9 黄群英;;解读历史小说的大众化审美取向[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陈娇华;;对20世纪90年代后历史小说创作的审美新变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友今;;浅谈姚雪垠“历史小说创作的新道路”[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冬梧;;论郭沫若历史小说的现实性与真实性[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8年
3 朱冬梧;;论郭沫若历史小说的现实性与真实性[A];郭沫若研究(第八辑)[C];1990年
4 蔚蓝;;长篇历史小说叙事的史诗范式——论姚雪垠的《李自成》对历史小说创作的影响[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汪洲;;茅盾短篇历史小说的独特性及其贡献[A];茅盾研究(第三辑)[C];1988年
6 小丁;;三卷本历史小说《徐霞客传奇》出版[A];徐霞客研究(第17辑)[C];2008年
7 伊藤虎丸;袁韶莹;;郭沫若的历史小说[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8 徐肖楠;;中国先锋历史小说的想象化奇幻真实[A];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三辑)[C];2000年
9 伊藤虎丸;袁韶莹;;郭沫若的历史小说[A];郭沫若研究(第六辑)[C];1988年
10 郝一星;;信义:交友之道[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郑依菁 实习生 曾嘉慧;历史小说迷人处在于“历史可能性”[N];东方早报;2013年
2 四川师范大学 陈鹤;历史学家应积极撰写历史小说[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郭宏安;从历史小说里学历史?[N];北京日报;2004年
4 刘起林;历史小说生存本相的文化透视[N];文艺报;2002年
5 金宏达;近期历史小说创作的特点和走向[N];文艺报;2002年
6 亚凝;河南文艺重拳出击再扬历史小说雄风[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河南文艺社扬历史小说雄风[N];文学报;2007年
8 杨华;历史小说的阅读新体验[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蒋青林;充盈现实生命的历史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记者 刘军凤;系列历史小说《消失的草原帝国》出版[N];赤峰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蔡爱国;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的叙事策略与文本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2 权绘锦;转型与嬗变[D];武汉大学;2006年
3 曾传芳;叙事策略与历史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陈婵;二十世纪上半期(1900-1949)中国历史小说主题类型及其叙事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包红梅;论蒙古史传文学向历史小说的转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蒋青林;历史话语世界的精魂[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娜;历史在历史小说中的存在:写实与写意[D];山东大学;2008年
2 鄢莉;新时期历史小说创作类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文明;清代中后期汉文历史小说蒙译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4 王光碧;余韵袅袅的末代行吟者之歌——浅论司各特的历史小说[D];四川大学;2003年
5 李文娟;历史内在精神的超越[D];南昌大学;2007年
6 王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历史小说的现代性[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方培;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格桑卓嘎;试论藏族历史小说《吞米桑布扎》[D];西藏大学;2015年
9 杨志君;论明清历史小说的叙事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何华;“自我”的失落与找寻[D];河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52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752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