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文史对话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11:06

  本文关键词:文史对话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研究” 当代文学 文化意味 现代文学 文学与社会 中国道路 中国文学研究 文化史研究 文本意义 中国学术


【摘要】:正一般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呈现这样的变化:从"审美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换言之,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更倾向于将文学研究置于更大的历史文化场景,在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广泛对话中发掘各种"文化意味"。今天,这样的研究被称作是"文化研究"。不过,"文化研究"这一概念来自英美,与中国自身的需要毕竟不同,也不能涵盖此前已经形成的、后来又融入了当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文化研究”;当代文学;文化意味;现代文学;文学与社会;中国道路;中国文学研究;文化史研究;文本意义;中国学术;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KZZY2014071)资助
【分类号】:I206
【正文快照】: 一般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呈现这样的变化:从“审美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换言之,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更倾向于将文学研究置于更大的历史文化场景,在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广泛对话中发掘各种“文化意味”。今天,这样的研究被称作是“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欧梵,汪晖;什么是“文化研究”?[J];读书;1994年07期

2 钟健夫;从“文化操作”看“文化研究”[J];文学自由谈;1997年05期

3 王金凤;王淑芹;;“文化研究”语境中的“经典”[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伟;;“文化研究”的意义与问题——与盛宁先生《走出“文化研究”的困境》一文商榷[J];学术界;2011年10期

5 李陀;“文化研究”研究谁?[J];读书;1997年02期

6 石恢;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J];理论月刊;1999年08期

7 石恢;“文化研究”与新历史主义[J];唯实;1999年06期

8 石恢;;“文化研究”与新历史主义[J];艺术广角;1999年03期

9 李欧梵 ,陈建华;“文化研究”访谈录[J];天涯;1999年04期

10 张大为;;“文化研究”:向着存在论与人类学的高度辩证地综合[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卫华;当前文艺学中的“文化研究”[N];文艺报;2006年

2 刘守安;重视对书法的“文化研究”[N];人民日报;2006年

3 周勇;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研究”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蔡翔;作为一个话题的“文化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于文秀 黑龙江大学;注重对大众的本体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海锦;图像·观看·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健;现代西方语境中早期“文化研究”的理论阐述[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金凤;跨语境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毕日升;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58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758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6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