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重构——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文学价值刍议
发布时间:2017-08-30 17:38
本文关键词:反思与重构——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文学价值刍议
【摘要】:民族古籍文献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与流布,西域出现了很多极具文学艺术价值的佛典,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即为典型代表。《弥勒会见记》是一部融宗教色彩和文学创作于一体的翻译作品,不但开启了回鹘民族戏剧文学创作的先河,而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剧文学作品。历史遗存的形象性和珍贵性决定了《弥勒会见记》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值得我们反思其文学价值,重构其文学地位。
【作者单位】: 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 民族文献 《弥勒会见记》 文学价值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研究”(项目编号:14CYY03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37
【正文快照】: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延至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第三次佛教集结后,印度佛教开始在南亚地区广泛流布,并传衍至今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中亚地区。佛教传入西域的时间,学界颇多争议。一般以为约公元前1世纪时“佛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邵颖涛;;回鹘文《荀居士抄〈金刚经〉灵验记》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耿世民;;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残卷研究(4)[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关于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哈密本)的文体与首抄年代[J];新疆艺术;1999年05期
4 ;[J];;年期
,本文编号:760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760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