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晚清域外游记表述方式的转变与士人主体意识的演进

发布时间:2017-08-31 00:05

  本文关键词:晚清域外游记表述方式的转变与士人主体意识的演进


  更多相关文章: 晚清 域外游记 表述方式 主体意识 演进


【摘要】:1866年至1911年之间的晚清域外游记书写,作为表述的集合体,于不同时段,相应发生了有迹可循的形态嬗变,即从自我跟踪式的逐日记录过渡到主体凸显的章节议论,并发展为居高临下的宣教式书写。表述方式的变化背后相应勾连了书写者主体意识的演进,即从自我规训走向自我意识的凸显、启蒙主体的生成,传达出晚清士人面对近代化潮流的复杂心态及其启蒙思想的形成。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关键词】晚清 域外游记 表述方式 主体意识 演进
【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晚清域外纪游诗歌文献整理与研究”(15YJC751053)
【分类号】:I206.5
【正文快照】: 晚清域外游记是鸦片战争之后,国人远蹈海外,基于生存实感,以散文体式所书写的记游文本,自1866年遣使活动肇始便成为一类数量繁多的文类写作。据清人王锡祺所辑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所录,晚清时期共约有九十卷、几百万字的域外游记文本行世。近年来,晚清域外游记得到学界越来

本文编号:762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762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0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