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祝福》到《二月》:论鲁迅对柔石创作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从《祝福》到《二月》:论鲁迅对柔石创作的影响
【摘要】:鲁迅的小说《祝福》为中国文学史贡献了祥林嫂这一经典的女性形象,写出了封建流毒和人心的麻木对一个女性的戕害究竟到何种程度,同时《祝福》也写出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软弱逃避,怯于面对陈旧的社会现实。而柔石的小说《二月》中,同样写到了这两类人物,并对知识分子进行了比《祝福》更为细致、着重的刻画,试图引导读者寻找出文嫂死亡的真正原因。从《祝福》到《二月》一前一后的两篇同类题材的小说,并联系鲁迅给予柔石人生和创作的影响,不难看出,《二月》的创作既有作家对鲁迅《祝福》的有意模仿,又有作家对鲁迅创作精神的刻意继承。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关键词】: 祝福 二月 “归乡”模式 女性 知识分子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读柔石的《二月》,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对鲁迅小说《祝福》的模仿主要体现在:故事框架采用“离去——归来——再离去”,也即所谓的“归乡”模式,《祝福》中写“我”回到鲁镇,经历关于祥林嫂的一系列波折后又离开鲁镇。《二月》中写萧涧秋来到芙蓉镇,经历与陶岚和文嫂的事件后又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雁飞;对《祝福》的反原始主义解读[J];德州高专学报;2000年03期
2 常评;电影《祝福》“鞋”的细节浅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3 甘智钢;《祝福》故事源考[J];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12期
4 朱庆华;鲁迅《祝福》与叶绍钧《一生》之比较[J];江汉论坛;2003年05期
5 陈文兵;《祝福》三题[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心碟推荐[J];音乐天地;2004年01期
7 杨烈祥,邹巅;解读《祝福》的女性意识[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李弗不;半副对联显神奇——关于《祝福》脱落下联细节的教学探微[J];语文建设;2005年05期
9 杨波;《祝福》叙事新解[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赵永刚;;《祝福》里“我”的作用[J];文学教育(下);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秉兰;;浅析《祝福》中的白描手法[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孔则吾;《祝福》在今天[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蒋祖平;《祝福》:“多余人”痛苦内省的矛盾呈现[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记者 沈兴国 通讯员 冯文华 刘永民;鲁迅作品《祝福》搬上歌剧舞台[N];绍兴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裴诺;在浮躁的时代做一件不浮躁的事[N];中国艺术报;2012年
5 重庆市石柱中学 王群亚;《祝福》教学的反思[N];学知报;2011年
6 李兴叶;黄梅声声唱《祝福》[N];中国艺术报;2005年
7 袁浩龙;如何摆脱悔恨心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蒋雪静;《祝福》的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钟诚;《祝福》教学解读史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3 佟雪;《祝福》60年读解教育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4 丁菁琳;《祝福》的语言特点及对教学内容的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67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76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