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邵洵美诗歌导读
本文关键词: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邵洵美诗歌导读
【摘要】:在中国新诗史上,新月派占有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位置,是新诗史上活动时间最长、诗人众多、有明确艺术纲领、取得较高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诗派,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等人。这一诗歌流派的贡献在于总结早期白话诗普遍缺乏诗意和自由诗激情泛滥的教训,适当借鉴英语格律诗的经验,在新诗格律化的形式探索上卓有成效,力图使新诗走向"规范化"的道路。新月诗派的出现,是中国新诗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新月派 新格律诗 理性节制情感 邵洵美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诗文化的多维透视与实践意义”(13YBA151)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在荒诞与庄重的对照中凸显现实真相——闻一多《死水》导读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纪新;;邵洵美并不“美”——驳近年来关于邵洵美的翻案文章[J];博览群书;2013年09期
2 ;邵洵美主要著作[J];文学界(专辑版);2009年12期
3 陆耀东;;邵洵美诗的再评价[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剑萍;;拂去历史的积尘 找寻温暖的回忆——新月诗人邵洵美考略[J];淄博师专学报;2007年04期
5 人曲;;那个时代的一种声音 邵洵美作品简介[J];博览群书;2008年11期
6 郭莉芝;;邵洵美与唯美主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韩石山;;邵洵美:该另眼相看了[J];名作欣赏;2009年03期
8 倪平;;所谓“邵洵美狱中重托”是虚构的故事[J];新文学史料;2010年01期
9 邵洵美;;邵洵美新诗作品十一首[J];诗探索;2010年02期
10 卢军;;邵洵美的经济生活与文学选择[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桃洲;蒙面的邵洵美[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王为松 散木;落花流水春去也[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散木(学者);旧时豪门和文人的光与影[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4 韩石山;历史潜行在细枝末节里[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朋辈追忆[N];文汇报;2002年
6 渤海大学中文系教师,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 刘广远;文学原本不能“全民皆诗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金蕾;外来文学影响下邵洵美的文学实践[D];青岛大学;2016年
2 卢丹;邵洵美与现代上海文化场域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3 卢颖;邵洵美的现代颓废及悲剧宿命[D];宁波大学;2009年
4 陈莹;邵洵美与上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叶芳芳;邵洵美的文艺探索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辉;杂糅中西的声色游戏[D];暨南大学;2013年
7 韩爱萍;邵洵美与《论语》杂志关系之探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晴;身体拜物教的症候[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维;洵美的寻美梦[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石彤U,
本文编号:810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81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