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布宁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观念域的语言文化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30 14:39

  本文关键词:布宁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观念域的语言文化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文化学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观念域 文艺世界图景


【摘要】:本论文旨在对俄罗斯作家布宁的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进行语言文化学阐释,主要通过对小说观念域的分析揭示布宁的个人文艺世界图景。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的观念域的内涵都十分丰富,包含多个观念,仅以此篇论文不可能对布宁的该部作品做最详尽完整的语言文化阐释,因此本论文选取该小说中最能揭示布宁文艺世界图景的关键观念来构筑观念域的结构,并进行语言文化学的分析,以此来阐释该观念域的丰富内涵。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只是整个阐释链条中的一环,该文艺文本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对其阐释是无止境的。本论文的研究前景也正在于此。观念(концедт)是语言文化学的最基本单位,是对民族语言、意识、文化研究的媒介。近年来俄罗斯语言学界的研究焦点越来越集中于文艺文本(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й текст)中作者个人文艺观念(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й концедт)。文艺文本的观念域(кондедтосφера)是多个文艺观念的总和,体现着作者个人文艺世界图景(индивидуалъно-авторская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картииа мира)。文艺世界图景是在读者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形象,体现着作者的世界观,也是民族世界图景(надионалън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的组成要素。布宁作为俄罗斯民族文化的载体,其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涉及诸多重大哲学命题,由其中的关键观念“生活”、“记忆”、“爱情”、“死亡”、“俄罗斯”、“故乡”、“创作”构成的观念域不仅是作家个人文艺世界图景的凝结,也是民族世界图景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文艺文本中观念域的阐释不仅是对普通民族观念结构与内涵的必要补充,更是探索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不仅拓展了语言文化学和文学研究思路与方法,其成果也可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实践中,这正是本文的选题意义所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布宁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观念域。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语言文化学的框架下,通过阐释关键观念“生活”、“记忆”、“爱情”、“死亡”、“俄罗斯”、“故乡”、“创作”对小说的观念域进行场性分析,来揭示作为民族世界图景片段的布宁个人文艺世界图景。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观念分析、文本分析、组合和聚合分析、释义分析、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等。研究材料为文艺文本《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语言词典,百科辞典,文学评论。论文由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组成。在前言中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现实性,确立了研究目的和任务,明确了研究对象和方法,指出了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正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就理论方面阐述语言文化学及其在文艺文本研究中的作用,以及文艺观念、观念域、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文艺世界图景的相关研究,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从语言文化学角度阐述《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观念域是俄罗斯民族世界图景的片段,反映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心智,并提供小说中观念域的语言文化学分析方法;第三章对小说中的观念域进行场性分析,首先对各个观念进行词典释义明确其在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地位,然后对小说中与各个观念相关的语言单位(主要为句子和篇章片段)进行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分析,最后说明各个观念之间及其与核心观念之间的交织关系。在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简要阐述了研究课题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语言文化学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观念域 文艺世界图景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12.074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摘要7-11
  • 目录11-13
  • 正文13-175
  • 参考文献175-184
  • 附录184-185
  • 致谢185-1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加祺;;俄罗斯作家笔下的天津老人[J];世界文化;2007年08期

2 关佳丽;;时空漫游——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时空特点[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赵晓彬;;《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现象学解读[J];俄罗斯文艺;2013年01期

4 高维生;远去的乌苏里的莽林[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8期

5 金涛;;来自乌苏里大森林的报告[J];知识就是力量;2006年04期

6 汪介之;对已逝年华的深情回望——读布宁的《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J];名作欣赏;2004年10期

7 李庆西;乌苏里的“内部”文本[J];读书;2001年11期

8 田洪敏;;伊·布宁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简论[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年04期

9 孙加祺;;用清新与生动表达厚重——读《在乌苏里的莽林中》[J];世界文化;2013年04期

10 蔡诚;想念乌苏里的莽林[J];环境教育;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首席记者 张守梅;前10个月穆棱外贸增长近四成[N];牡丹江日报;2009年

2 刘加勇 张守梅;增长近四成 穆棱外贸逆市飘红[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3 记者 李刚;森林之子与科技怪物[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4 汪介之;不能抵挡攻击,就不能证明是经典[N];文艺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颖;布宁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观念域的语言文化学分析[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6年

2 张芳丽;回望“生命之流”[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48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948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1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