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水平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水平实证研究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借助信息化浪潮的推动,我国传统的社会模式正加速向媒介化社会转型。媒介素养作为应媒介社会而生的产物,与大众有着紧密的关系,人们需要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才能利用媒介为自己的日常生活服务,更好地适应媒介社会的生存方式。那么,提高个人的媒介素养水平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各类人群的媒介素养研究中,留守儿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快速及城镇化进程的“特殊产物”,人口庞大,总数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2%,此群体日益得到了学界的关注,近年来也涌现出一部分针对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的学术成果,然而在留守儿童中占总量最大,比例最多的单亲留守儿童却成为了略显落寞的群体,在各类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中,研究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的问题对提高农村所有类型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解决其他衍生类问题,提升农村未来整体人口媒介素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志愿者教师的身份,在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间,笔者分别进行了两次为期两个月的观察。与四川省大凉州甘洛县某村单亲留守儿童群体共同吃住,通过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解该县单亲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记录他们接触媒介所表现的习惯及特征,向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其家庭成员及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并对他们的反映做出分析。笔者发现,在单亲留守儿童家庭中,多数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母亲承担着媒介教育的责任,对其子女媒介素养水平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另外,由于外出打工父母的一方缺失也对单亲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媒介素养形成带来一定影响,使不同的媒介对单亲留守儿童带来与一般儿童差别性的影响,比如:电视媒介在单亲留守儿童生活中精神抚慰及娱乐作用与一般儿童呈较大差异;教师在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在总结此群体的媒介素养现状特点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从家庭、政府、学校、媒体几个方面提出适用于此群体改善现状的策略。希望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单亲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水平及教育方式,但此方面的单亲留守儿童问题的完全解决还需要国家、政府及社会工作者的相关支持。
【关键词】:单亲留守儿童 现状调查 媒介素养 媒介接触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9
- 1 绪论9-27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9-12
- 1.1.1 大众传播媒介环境日益复杂化9-10
- 1.1.2 儿童群体媒介素养研究的重要性10
- 1.1.3 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紧迫性10-11
- 1.1.4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9
- 1.2.1 概念界定12-16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6-18
- 1.2.3 国内研究现状18-19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19-22
- 1.3.1 研究方法19-22
- 1.3.2 研究思路22
- 1.4 理论基础22-24
- 1.5 创新点24-27
- 1.5.1 研究对象24-26
- 1.5.2 研究方法26-27
- 2 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现状调查及分析27-47
- 2.1 被测试对象的社会人口特征27-30
- 2.1.1 性别比例27
- 2.1.2 年级特征27-28
- 2.1.3 父母文化水平及务工情况28-29
- 2.1.4 被测试单亲留守儿童家庭子女数29-30
- 2.2 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现状调查30-42
- 2.2.1 单亲留守儿童的日常媒介接触情况30-35
- 2.2.2 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知识水平35-37
- 2.2.3 单亲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能力37-38
- 2.2.4 单亲留守儿童媒介评价能力38-40
- 2.2.5 单亲留守儿童媒介创作能力40-42
- 2.3 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42-47
- 2.3.1 个人因素42-45
- 2.3.2 家庭因素45-46
- 2.3.3 学校因素46-47
- 3 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现状特点及成因47-55
- 3.1 被测试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现状特点47-49
- 3.1.1 单亲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大部分处于自发状态47-48
- 3.1.2 单亲留守儿童所处媒介环境日趋复杂,接触行为愈加多元化48
- 3.1.3 单亲留守儿童使用媒介的主要动机和目的为放松娱乐48-49
- 3.2 被测试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49-52
- 3.2.1 单亲留守儿童整体媒介基础知识较薄弱49-50
- 3.2.2 低年级单亲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偏差更大50
- 3.2.3 单亲留守女童较男童群体的媒介认知及评价能力较弱50-51
- 3.2.4 单亲留守儿童媒介创造能力较薄弱51-52
- 3.3 被测试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缺失成因分析52-55
- 3.3.1 国内媒介素养水平普遍较低,单亲留守儿童更具代表性52
- 3.3.2 单亲留守儿童受家庭因素影响,心智更不成熟52-53
- 3.3.3 单亲留守儿童的媒介接触环境较差53-54
- 3.3.4 学校及社会相关关注不足,缺位严重54-55
- 4 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提升策略探讨55-59
- 4.1 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提升建议55-57
- 4.1.1 对于单亲留守儿童在政府方面的建议55
- 4.1.2 对于单亲留守儿童在学校方面的建议55-56
- 4.1.3 对于单亲留守儿童在媒体方面的建议56
- 4.1.4 对于单亲留守儿童在家庭方面的建议56-57
- 4.2 研讨对象的伦理性讨论57-59
- 5 结论与展望59-62
- 5.1 研究结论59-60
- 5.1.1 单亲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较一般儿童存在一定特点59
- 5.1.2 单亲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状况存在一定问题59
- 5.1.3 单亲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缺失问题由多种因素形成59-60
- 5.1.4 为单亲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提供可行性建议60
- 5.2 研究不足及展望60-62
- 致谢62-64
- 参考文献64-65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65-66
- 甘洛县媒介素养现状调查问卷66-69
- 被试单亲留守儿童家庭监护人访问提纲69-71
- 被试单亲留守儿童访问提纲71-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永明,蒋宏;媒介“封杀”与公民媒介素养[J];新闻记者;2004年05期
2 戴永明,蒋宏;媒介“封杀”与公民媒介素养[J];采.写.编;2005年02期
3 凯丽·巴查尔格特,张开;媒介素养与媒介[J];现代传播;2005年02期
4 胡忠青;;《媒介素养》课程建设探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张晓宇;初琦;;“灰发、银发”媒介素养对老年人群体的介入[J];东南传播;2006年04期
6 胡连利;王佳琦;;我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进展与缺失[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刘丹;;论高职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培养[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彭少健;宣德;;中国转型期媒介素养培育——“首届(2007)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综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05期
9 仇加勉;王平原;;媒介素养教育之我见——从“媒介素养要从青少年抓起”谈起[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戎琳;;论中国媒介素养主题论文的时空分布和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旦;郭丽华;;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研究——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综述[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2 凯丽·巴查尔格特;;媒介素养与媒介[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路鹏程;骆杲;王敏晨;付三军;;我国中部城乡青少年媒介素养比较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红安县两地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4 林火灿;邓靖;高健;黄冲;余易安;邢佰英;;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媒介素养差异比较——对京皖两所中学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5 李晶;;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对浙江金华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6 倪琳;;中国小学媒介素养调查及课程实施策略——一份来自上海的报告[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7 单晓红;;城市女性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以昆明市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8 李德刚;;新媒介素养: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转向[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9 周葆华;;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10 何村;白悦;;农村中小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的启示与思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大勇;媒介素养相关概念及内涵[N];吉林日报;2010年
2 75100部队政治部 马必强;多样化军事任务呼唤高媒介素养[N];解放军报;2011年
3 郑福汉;提升领导媒介素养“功夫在诗外”[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陈睿姣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媒介素养与包容性社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华中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博导 江作苏;媒介素养应成为大学生必备常识[N];光明日报;2013年
6 周宗顺;重视提升官兵媒介素养[N];解放军报;2013年
7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蒋小平;提升媒介素养理念先行[N];检察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侯丽;区别对待“新闻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张 楠;网络:推动媒介素养发展[N];中华新闻报;2004年
10 骆敏 徐小立;媒介素养:信息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N];中华新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2 江宇;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3 吴靖;小学媒介素养“晶体”课程实施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菁;兰州市中学生媒介素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彭晨霞;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媒介素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孙文彬;媒介素养内涵演变与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朱佶;基于创感教育的高中生媒介素养培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谭浪;青少年媒介素养现状和趋势[D];暨南大学;2010年
6 姚磊磊;潍坊市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平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村官媒介素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8 闫乔;山东民营企业家媒介素养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赵丽;小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许明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86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08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