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微商消费中的网络人际信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1 05:24

  本文关键词: 微商 微商消费 信任 人际信任 网络人际信任 出处:《深圳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移动社交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用户的社交圈中出现的微商群体获得了极大发展并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下,我们往往会更加信任自己关系圈里的人,微商就是典型的熟人营销。中国的社会是一个关系型社会,微信朋友圈就是熟人社会的缩影,它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熟人信任”与现代网络技术结合,打破了一对一的关系模式,复制出了无限广阔的关系网络,这也是微商消费获得蓬勃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然而,时有曝光的关于微商的负面报道,显示出部分微商卖家正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这也在提醒着人们网络社会中信任的脆弱性。在微信朋友圈这个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微商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催生出的信任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在以身体缺场为特征的微商消费中,信任成为买卖双方交易秩序的基础。微商消费在年轻人中较为流行,因此本研究的取样主要是在年轻人群体中进行。此外,本研究还挑选了若干个微商卖家,对他们进行访谈和观察,希望能够深入透视买卖双方信任关系建构的过程。基于此,本文着重探求的是买卖双方是如何达成信任关系的,以及在信任达成之后,信任关系的发展变化。具体来讲,包括信任建构的机制、发展的过程、信任的类型等。通过研究发现,微商消费中的网络人际信任是一种综合型的信任机制作用下的产物。在这个综合型机制中,包含了主体、客体、主客交互三个层面的多种机制,这种综合机制是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一方面,它体现出传统社会的某些信任质素。传统社会中,信任依托简单的“关系”、“情感”、“互惠”便能建立与维系,在微商消费中,这些机制对于信任的建立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涵盖了现代性条件下基于新技术而生成的信任机制。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介,通过多渠道的信息传递,连接起“在场”和“缺场”,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因而对信任的形成也至关重要。微商消费中的网络人际信任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表明在网络社会中信任并不总是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或强化、或削弱、或中断,这也折射出网络社会的某些特征,同时也提醒我们,网络社会中信任是一个稀缺的资源,它是经济生活的润滑剂,能有效促进交易,但同时信任也是易碎品,一旦失去就难以恢复。因此,信任的建构亟需向现代质素如规范、制度等转变。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即互联网正在带来一种新的信任关系——积极信任,它有可能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文明,在微商消费中这种积极信任有所体现。此外,笔者还思考了当前微商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对微商未来的发展也提出了理性的建议并且寄予厚望,以期这种新兴的网络消费形式能够逐步摆脱“污名化”的阴霾,成为未来中国社会最具亲和力、最受消费者喜欢的消费方式。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C912.6;G2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胜利;当代市民人际信任状况研究[J];社会;2002年01期

2 张翔,王旭峰;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因素分析——以南昌地区为个案调查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4 罗任;周茜;谢海燕;;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分析[J];中国校医;2006年04期

5 杨昭宁;贾蕊;陈祥丽;;高中生自尊和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6 李妍;贾林祥;;从传统文化视角看中国人的人际信任[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石梅;;大学生人际信任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刘海珍;张鹤;;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9 郝明亮;;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调研与分析[J];现代交际;2010年05期

10 张鹤;刘海珍;;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莉;王沛;;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魏晓娅;;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李晔;刘华山;;学生信任问卷的编制及试用报告[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康廷虎;白学军;;任务风险对信任游戏中个体人际信任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孙雅娜;王滨;罗伟;张改叶;李志海;;咨询深度问卷的编制以及其与人际信任、自我表露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孙群;姚本先;;大学生安全感、人际信任及其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孔繁昌;周宗奎;;12~19岁青少年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小文;姚本先;周宵;;中学生依恋及其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胡丹凤;侯天卉;;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王卉;谢亚静;刘华山;;人际信任、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董妍;情绪影响人际信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黄陵东;人际信任是社会信任的微观基础[N];福建日报;2006年

3 丁宁;理解 沟通 求助[N];中国妇女报;2006年

4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罗书伟 陈旭;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构建[N];人民日报;2014年

5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 窦东徽;经济学让人变得“更好”还是“更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曹英 张琴琴;“人际信任”破题小企业融资难[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7 调查执行 朱恩青 甄林萍 指导老师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小章;我凭什么相信你[N];浙江日报;2005年

8 龙丽达;对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问题的思考[N];吉林日报;2014年

9 徐永健;重视人际信任对构建微贷市场信用关系的创新作用[N];金融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罗书伟;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初浩楠;中国文化环境下企业人际信任及其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婷;大学生人际信任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咏梅;青少年依恋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张杨;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郝江丽;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对信任行为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于宏飞;青少年依恋倾向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6 贺爱彦;孤儿人际信任的内隐特性及干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7 陆凤英;儿童虐待对戒毒动机、人际信任的影响:自我概念的中介[D];西南大学;2015年

8 李芹;微信用户分享动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刘颖敏;陌生人社会中网络人际信任的形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10 刘艳;女性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550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550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7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