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南海领土问题的新闻话语动向——基于“越南之声”的个案分析
本文选题:越南之声 + 南海问题 ; 参考:《视听》2017年01期
【摘要】:通过框架分析和话语解读,探讨越南官方媒体"越南之声"广播电台中文网络版2015年全年对南海问题的报道。研究发现,"越南之声"对中越南海争端一直都在进行议程设置与新闻框架构建,主权归属是贯穿"越南之声"关于南海问题报道话语的一个关键词。"越南之声"南海问题报道的框架和话语对于越南国内民众易激发民族主义情绪,其实是越南政府利用大众传媒进行的政治动员,意在为越南南海政策寻求公众支持;对于中国的目标受众而言,这样的报道框架和话语是越南政府开展的公共外交,意在争取中国民众对越南南海政策的理解和同情,以混淆视听。"越南之声"中文频道声称定位于促进越中友谊和文化交流,其中也不乏有关中越传统友谊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报道,
[Abstract]:Based on the framework analysis and discourse interpret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verag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in the whole of 2015 by the radio station "Voices of Vietnam" broadcast in the Chinese online version of Vietnam's official media.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Voices of Vietnam" has been setting the agenda and constructing the news framework for the disput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and sovereignty ownership is a key word throughout the "Voices of Vietnam" report on the South China Sea. " The framework and words of the Vietnam Voice's report o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can easily arouse the nationalist sentiment of the Vietnamese people. It is actually a political mobilization by the Vietnamese government using the mass media to seek public support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policy of Vietnam. For China's target audience, such a reporting framework and discourse is a public diplomacy carried out by the Vietnamese government, aimed at garner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sympathy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wards Vietnam's South China Sea policy in order to confuse the public. " The Voice of Vietnam's Chinese channel says it aims to promote friendship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Vietnam and China, including reports of traditional friendship and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新闻系;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东南亚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南海领土问题的新闻话语研究”(项目编号GD15XXW01) 广东海洋大学2016年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南海问题的东盟国家新闻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
【分类号】:G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海开发与安全战略[J];全国新书目;2013年09期
2 冯亦斐;;南沙 老问题,新挑战[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14期
3 赵杰;;以外交新思维应对南海新局面[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38期
4 钟飞腾;;如何准确、及时、专业地报道南海问题——关于占领国际事件报道制高点的几个视角[J];中国记者;2012年06期
5 朱雨晨;;越南以东 中国的南海[J];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19期
6 王飞;;南海问题溯源[J];档案天地;2012年06期
7 陈向阳;陈君;;破解对华防备圈[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44期
8 ;封面反馈[J];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20期
9 苏洁;;中国的南海布局[J];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39期
10 赵新利;刘树良;;日本媒体在中越南海摩擦中的表现[J];青年记者;2014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代元龙;;加强国际法研究,多角度多方式解决南海问题[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汪树民;;中国成长的烦恼——南海问题的困境与出路[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3 王俊彦;;论美日在钓鱼岛、南海态度的险恶变化[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4期(总第109期)[C];2012年
4 邓应文;;论越南南海问题国际化之举措——兼论与其海洋经济战略的关系[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蔡宏俊;;从海上强国到海疆危机——明清时期东亚秩序变迁中的南海问题[A];郑和研究2014年第1期[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鹏鸿;深度观察“南海问题”[N];解放日报;2000年
2 记者 陈成智;两岸南海问题民间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召开[N];海南日报;2009年
3 郑泽民;警惕美国推动南海问题东盟化[N];国防时报;2010年
4 郑泽民;图谋介入,美国引领南海问题大合唱[N];国防时报;2010年
5 郑泽民;菲律宾南海问题表态为何自相矛盾[N];国防时报;2010年
6 记者 许春媚 特约记者 王仪;两岸南海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博鳌举行[N];海南日报;2011年
7 ;外交部:不接受菲律宾关于南海问题无端指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本报驻泰国记者 丁刚;南海问题缘何会被炒热[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赴马来西亚特派记者 暨佩娟;和平解决南海问题需要推进信心建设[N];人民日报;2011年
10 钟声;解决南海问题需要实实在在做点什么[N];人民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京花平;我国南海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刘文文;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关东;美国对中国南海问题的介入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永厅;“南海问题”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徐鑫刚;中国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D];辽宁大学;2014年
6 孙煜东;中国南海问题中的印度参与[D];河北大学;2015年
7 谭鹏飞;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演变及中国的应对策略[D];山东大学;2015年
8 熊珲;新世纪中越双边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9 王看;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噪声策略[D];暨南大学;2015年
10 朱子露;论预防性外交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及适用[D];外交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850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85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