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海外资讯博主的跨国社交网络传播探析——以新浪微博“英国那些事儿”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01 15:59

  本文选题:跨国社交网络传播 + 海外资讯博主 ; 参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海外资讯博主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特殊角色,新浪微博"英国那些事儿"具有典范意义。在对发布数量、频率、博文形式的历时分析基础上,发现"英国那些事儿"的运营呈现为萌芽、探索、改良及成熟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内容聚类分析,微博可以划分成新闻、生活等六大主题,并考察了信息来源和叙述模式。在此基础上,建构出"英国那些事儿"的跨国社交网络传播模式:以"英国那些事儿"微博为中介节点,联结国际、国内社交网络平台,向媒体及一般社交媒体用户进行互动传播与信息补贴,并以"帮忙寻找橘子哥"事件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案例检验该模式的解释力。
[Abstract]:Overseas bloggers play a special ro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Sina Weibo's those in the UK are exemplary. On the basis of diachronic analysis of the quantity, frequency and form of blog posts, it is found that the operation of "those things in Britain" presents four stages of development: budding, exploring, improving and maturing. Through content clustering analysis, Weibo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topics, such as news, life, etc.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ode of transnational social network dissemination of "those things in the UK": taking "those things in the UK" Weibo as the intermediary node, connecting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ocial network platforms, Interactive dissemination and information subsidies to media and social media users in general, and case studies of the "help find Orange Brother" event and the 2012 London Olympics were used to test the model's explanatory power.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构及评价体系研究》(批准号:13BXW029)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力丹;;社交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新浪微博“橘子哥”事件为例[J];艺术科技;2016年06期

2 彭兰;;新媒体用户:更主动还是更被动[J];当代传播;2015年05期

3 包雪琳;刘昶;;试论公共外交的针对性和人文指向——以美、英、法驻华使馆的“微博外交”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4 栾轶玫;;社交媒体:国际传播新战场[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11期

5 钟新;陆佳怡;;公共外交2.0:美国驻华使馆微博博客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国平;;海外资讯博主的跨国社交网络传播探析——以新浪微博“英国那些事儿”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杨莉明;徐智;;社交媒体广告效果研究综述:个性化、互动性和广告回避[J];新闻界;2016年21期

3 倪宁;徐智;杨莉明;;复杂的用户:社交媒体用户参与广告行为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6年10期

4 田龙过;;全媒体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战略布局反思[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年05期

5 张晴;;社交媒体与公共外交2.0——以美国的社交媒体公共外交实践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6 罗茂林;马百行;卫琳聪;;互联网社交下大众传播的批判与反思——以生产模式与媒介“入口”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09期

7 付玉辉;;2015年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6年01期

8 陈力丹;费杨生;;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J];当代传播;2016年01期

9 刘曦;何亦星;;杭州国际形象的社交媒体传播效果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10 韦莉明;;社交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J];高教论坛;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修磊;赵全敏;;微博外交成潮流 外国使馆织“围脖”温暖中国人[J];人物画报;2011年07期

2 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微博:从嵌套性机制到盈利模式——兼谈Twitter最受欢迎的十大应用[J];青年记者;2010年21期

3 叶靓;邵育群;;美国“公共外交2.0”:现状与发展趋势[J];当代世界;2010年03期

4 王菲;;媒介融合中广告形态的变化[J];国际新闻界;2007年09期

5 彭兰;网络与跨文化传播初探[J];国际新闻界;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基于位置的手机社交网络“贝多”正式发布[J];中国新通信;2008年06期

2 曹增辉;;社交网络更偏向于用户工具[J];信息网络;2009年11期

3 ;美国:印刷企业青睐社交网络营销新方式[J];中国包装工业;2010年Z1期

4 李智惠;柳承烨;;韩国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类型分析与促进方案[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5 贾富;;改变一切的社交网络[J];互联网天地;2011年04期

6 谭拯;;社交网络:连接与发现[J];广东通信技术;2011年07期

7 陈一舟;;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J];传媒;2011年12期

8 殷乐;;全球社交网络新态势及文化影响[J];新闻与写作;2012年01期

9 许丽;;社交网络:孤独年代的集体狂欢[J];上海信息化;2012年09期

10 李玲丽;吴新年;;科研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云龙;李艳兵;;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预测与关系强度研究[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2 宫广宇;李开军;;对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分析和思考——以人人网为例[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3 杨子鹏;乔丽娟;王梦思;杨雪迎;孟子冰;张禹;;社交网络与大学生焦虑缓解[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毕雪梅;;体育虚拟社区中的体育社交网络解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杜p,

本文编号:2088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088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b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