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晚清书院读报活动与时务新知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8-07-07 09:31

  本文选题:晚清书院 + 报刊阅读 ; 参考:《学术月刊》2017年04期


【摘要】:晚清以降,教会书院在引入西学和传播"世界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传教士将教会书院作为传教事业和传媒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促进了新式报刊在教会书院的组织化传播。维新前后,随着一些地方大员对书院西学教育和报刊阅读的重视,报刊作为思想纸和知识纸的价值被许多书院师生所体认。书院师生的读报活动具有公共与私人阅读相结合的特点,尤其是一些经学大师在书院的读报活动,起到了引领风气和改变知识架构的作用。书院规章对读报与评报的制度性约束,有利于学生了解时政、开拓视野、讲求新学;报刊、书院与学会的互动,则进一步推动了书院师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探究晚清书院报刊阅读的发展历程,对于进一步认识新式报刊对书院师生"知识仓库"和"思想世界"的影响有重要价值。
[Abstract]: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urch academie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ntroducing western learning and spreading "world knowledge". Missionaries regarded the church academ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issionary cause and the media resources, and objectively promoted the organized dissemination of the new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the church academy.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the value of newspapers as thought paper and knowledge paper was recognized by many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newspaper reading activities of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reading, especially the reading activities of some classics masters in the college, which play a leading role in guiding the atmosphere and chang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The institutional restriction of college rules on newspaper reading and evaluation is conducive to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urrent politics, broadening their horizons and stressing on new learning, while the interaction of newspapers, academies and institutes has further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dea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styl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on the "knowledge warehouse" and "thought world" of the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报刊阅读史》”(16ZDA22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1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谭树林;;英华书院之印刷出版与中西文化交流[J];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2 谭树林;;英华书院与晚清翻译人才之培养——以袁德辉、马儒翰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燕贤;周智鹏;邱维加;徐军红;张辉阳;廖国宇;曾阳东;成戈;;经微导管大脑中动脉血栓栓塞制备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年06期

2 皮厚山;殷灿;陈自谦;;严重烧伤后脑损害的磁共振成像研究与展望[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年04期

3 黄瑞瑜;马杏芝;田龙;王健;张瑜;李斌;刘佳;许保刚;;DWI对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年02期

4 文铁;;MRI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年02期

5 马兴顺;王娜;;急性脑干梗死的MRI影像学特征及预后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年12期

6 李春梁;;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干缺血性梗死疾病中的早期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年06期

7 赵新光;赵蕊;马茜;苗红;裴中力;;脑梗死与脑出血急性期应用DWI联合SWI诊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年01期

8 田盛东;;脑干梗死早期诊断中核磁共振弥散成像的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年31期

9 李春海;;MRI扫描在急性期脑干梗塞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年08期

10 李江虹;邱侃;王贤正;叶勇;邱海军;;儿童烧伤的特点及预防[J];中国基层医药;2016年1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谭树林;;“汤姆司中文铅活字”考论[J];齐鲁学刊;2011年04期

2 樊慧颖;刘凡夫;;从汉译《智环启蒙塾课初步》看近代中日间新词语的传播[J];日本研究;2010年01期

3 徐霞辉;;香港的早期中文期刊《遐迩贯珍》[J];文史知识;2008年03期

4 谭树林;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海外传教组织——关于恒河外方传教团的创建及其对华影响的考察[J];齐鲁学刊;2005年05期

5 宋莉华;第一部传教士中文小说的流传与影响——米怜《张远两友相论》论略[J];文学遗产;2005年02期

6 计翔翔;金尼阁与中西文化交流[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7 王维俭;;林则徐翻译西方国际法著作考略[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禹玉环;;清代遵义的书院教育研究[J];兰台世界;2013年28期

2 徐启彤;吴地书院的创建与发展[J];铁道师院学报;1995年04期

3 梁敏捷;;宋代书院学风的形成、发展及影响探微[J];兰台世界;2014年14期

4 陆光华;;书院:唐宋时期正宗的藏书机构演变及与地方学校合流特征[J];贵图学刊;2002年04期

5 丁金华;宋代书院谈略[J];图书与情报;2003年01期

6 李天凤;明清云南书院发展述略[J];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7 彭一中;;书院文化开发利用与先进文化建设及图书馆发展的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万京民;;书院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S2期

9 刘晓娥;;梁鼎芬书院藏书考[J];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08期

10 曹游宇;;试论互动特质在宋代书院中的呈现[J];兰台世界;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方平;;元代书院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丁钢;;书院传统及其现代精神[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杨晓斌;黄新宪;;清代榕台书院的历史渊源[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4 杨龙;;江西的书院与书院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顾宏义;;王夫之论宋代书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魏金玲;;浅述都昌书院之一二[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8 雷凤忠;郭大卫;;书院教育在兴化文化发展中的作用[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董茸;;试论致用书院的教育思想与当代启示[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10 方彦寿;;黄iτ肽纤胃V菔樵航逃齕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广生 刘建岱;宋元书院之盛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2 李广生 刘建岱;明清书院兴与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3 朱文全;乐山书院的缘起与命名[N];乐山日报;2009年

4 朱文全;乐山书院的教学[N];乐山日报;2009年

5 周武现;修水古书院 育人知多少[N];九江日报;2009年

6 记者 吕sァ∈迪吧,

本文编号:2104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104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f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