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框架在数据新闻中的修辞实践
本文选题:数据新闻 + 环境议题 ; 参考:《新闻界》2017年05期
【摘要】:数据新闻创造性地将"视觉框架"与现实认知结合起来,由此引出"视觉框架分析"这一理论命题。在我国数据新闻的环境议题报道中,数据修辞、关系修辞和时空修辞是视觉框架产生的本质。视觉修辞再造的数据关系想象可以对某一议题在视觉意义上进行"标出"式的凸显或贬斥,被建构为"数据他者"。这一过程始于数据维度,借由视觉修辞实践完成。当数据成为脱离社会语境、忽略人文关怀的自我演说主体时,其可视化实践就此承载了一定的主观意志。
[Abstract]:Data news creatively combines "visual frame" with realistic cognition, which leads to the theoretical proposition of "visual frame analysis". In the environmental report of data news in China, data rhetoric, relationship rhetoric and space-time rhetoric are the essence of visual framework. The visual-rhetoric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of data relations can highlight or denounce a topic in the visual sense, and be constructed as "the other of data". This process begins with the data dimension and is accomplished by visual rhetoric practice. When the data becomes a self-speaking subject which is divorced from the social context and neglects the humanistic concern, its visualization practice carries a certain subjective will.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G21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涛;;西方数据新闻中的中国:一个视觉修辞分析框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02期
2 郎劲松;杨海;;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3 刘涛;;新社会运动与气候传播的修辞学理论探究[J];国际新闻界;2013年08期
4 刘涛;;图像政治:环境议题再现的公共修辞视角[J];当代传播;2012年02期
5 刘涛;;电视图像志话语中的历史、叙述与记忆——基于新历史主义的批评视角[J];中国电视;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涛;;符号抗争:表演式抗争的意指实践与隐喻机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徐丹;;数据新闻:新闻新时代——以2016年美国大选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12期
3 张露;;大数据在媒体内容生产中的应用[J];青年记者;2017年17期
4 李清爽;;我国网络媒体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对比研究——以四大门户网站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11期
5 李京;;视觉框架在数据新闻中的修辞实践[J];新闻界;2017年05期
6 张志安;曹艳辉;;大数据与新闻传播研究:热点与反思[J];中国出版;2017年10期
7 徐笛;马文娟;;数据新闻研究学术图景及理论化路径[J];新闻春秋;2017年02期
8 董航;王倩;;从央视《中国舆论场》看我国融媒体节目的有益尝试——基于媒介定位的角度[J];电视指南;2017年08期
9 刘涛;;元框架:话语实践中的修辞发明与争议宣认[J];新闻大学;2017年02期
10 韩翼帆;;从2016年美国大选媒体报道看数据新闻的基本特点[J];新闻知识;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洁;高璐;;数据新闻:一个亟待确立专业规范的领域——基于国内五个数据新闻栏目的定量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5年12期
2 姜飞;;新阶段推动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理性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3 刘涛;;接合实践:环境传播的修辞理论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4 刘涛;;环境公共事件的符号再造与修辞实践——基于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的符号学分析[J];新闻大学;2014年06期
5 陈昌凤;乌日吉木斯;;数据新闻与大数据思维的应用[J];新闻与写作;2014年04期
6 刘涛;;新社会运动与气候传播的修辞学理论探究[J];国际新闻界;2013年08期
7 章戈浩;;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J];新闻记者;2013年06期
8 刘涛;;图像政治:环境议题再现的公共修辞视角[J];当代传播;2012年02期
9 郑保卫;李玉洁;;论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1年11期
10 刘涛;;文化意象的构造与生产——视觉修辞的心理学运作机制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家金;;对立认同与重生修辞:涉华危机报道修辞批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2 谢薇薇;修辞对语境的创造[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陈汝东;论修辞的四个微观原则[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0年04期
4 张春泉;修辞与科学知识传播论纲[J];科学学研究;2004年02期
5 马寅桂;;从政治修辞角度看《之江新语》的同一策略[J];青年记者;2014年19期
6 宫贺;;跨文化认同与政治修辞——基于对中美当代政治传播实践的考察[J];国际新闻界;2009年05期
7 戴盈;;外交新思维的政治修辞策略探析——以习近平同志出访八国的演讲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3年12期
8 傅恒倩;;幻想主题修辞视角下对国家形象之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 应天常;主持人口语达意修辞刍议[J];电视研究;2002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宗守云;;试论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蒋有经;;汉语模糊修辞的文化阐释[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蒋有经;;汉语模糊修辞的文化阐释[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共株洲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 张雄;政治修辞也是执政力[N];光明日报;2012年
2 黎运汉;成功的开拓性新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惠玲;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婷婷;修辞知识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金明鑫;网络危机公关修辞与传播效果[D];南京大学;2014年
3 董文俭;中国语境下法律修辞的现代走向[D];苏州大学;2016年
4 沈小琴;中美主流媒体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社评的DCI模式修辞对比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5 牛帆;习近平总书记(2012-2015)讲话的政治修辞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金不换;网络修辞的直观视觉性特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7 卜放;修辞主体构建修辞的现象学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8 杜鹏华;壮语修辞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
9 朱亚丽;英语学术著作封底简介研究—修辞视角[D];南昌大学;2016年
10 林艺婷;外交部发言英译探究:修辞的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05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105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