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闻框架与社会运动框架:两种研究视角的整合与对话

发布时间:2019-06-17 17:18
【摘要】:新闻框架和社会运动框架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发展最为成熟、理论成果最为丰富的两大领域,但二者在学科归属、概念体系、研究方法上有较大的不同。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事件研究凸显了新闻框架与行动框架对话的必要性。从媒介属性来看,自媒体既是宣传工具,也是行动工具,它既属于新闻框架理论的研究范畴,也适用于社会运动框架的理论和方法,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互为补充。此外,应从动态系统的视角,把公众的认知框架、新闻报道框架、参与者的行动框架以及政府的回应框架进行整合,这样才可以拓展框架研究的想象力。
[Abstract]:News framework and social movement framework are the two most widely used, mature and rich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t present, but they are quite different in subject ownership, conceptual system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study of media event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of dialogue between news framework and action framework.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edia attributes, self-media is not only a propaganda tool, but also an action tool. It belongs to the research category of news framework theory, and also applies to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social movement framework. The two can draw lessons from each other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addition, the cognitive framework of the public, the framework of news reporting, the framework of action of participants and the framework of government response should be integr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system, so as to expand the imagination of framework research.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时代共意性社会运动的媒介动员机制研究”(15BXW04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冯霞;卜晓珊;;互联网对社会运动的影响机制阐释[J];阴山学刊;2013年05期

2 潘旭峰;;资源动员理论视角下的微博反腐发生机制研究[J];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10期

3 涂怡弘;;网络社会运动中集体认同的建立与消解[J];东南传播;2014年06期

4 赵鼎新;潘祥辉;;媒体、民主转型与社会运动——专访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赵鼎新[J];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04期

5 赵民;张军锋;;社会运动中的Twitter现象——兼论Twitter的性质与发展方向[J];新闻大学;2009年04期

6 覃哲;;邻避社会运动中都市媒介对集体认同的构建及其市场动因[J];文化与传播;2013年06期

7 吴鼎铭;;西方新闻传播学关于新媒体与社会运动的研究现状——兼论“Twitter革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覃哲;;邻避社会运动中都市媒介对集体认同的构建及其市场动因——以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风波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蒋梦捷;台湾媒体太阳花学运报道的框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严诗瑶;社会运动的议题框架与动员策略[D];重庆大学;2016年

3 符婉;微博与当代社会运动的革新[D];内蒙古大学;2013年

4 刘娟;互联网时代的轻社会运动[D];南京大学;2012年

5 卜晓珊;网络社会运动发生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杨旭;“触电”的民族动员[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01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01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5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