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媒介面具与受众认知

发布时间:2019-06-19 06:07
【摘要】:在媒介与受众之间互动频繁的今天,接受主体的媒介行为对整个传播过程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看似繁荣的后媒体时代,却面临着空前的尴尬。信息的海量与受众的无所适从,信息真假混淆与受众的是非难辨,唯利是图的利润目的和大众狂欢的盲目追求,导致受众的迷惘与失望。为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媒介的表象与本质、功能与人格有充分的认识,并需要不断提高媒介与受众理性处理信息的能力。依据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提出媒介面具的观念,并对两者的相似性、存在的合理性和消极性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媒介和受众的认知拓展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并从媒介人格的层面使媒介和受众客观认识媒介的本质与作用。
[Abstract]:In today's freque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edia and the audience, the media behavior of the receiving subject has a wid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whole communication process. The current seemingly prosperous post-media era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embarrassment. The magnanimity of information is at a loss to the audience, the confusion of information true and false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right and wrong of the audience, the profit purpose of mercenary and the blind pursuit of mass carnival lead to the confusion and disappointment of the audience.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we must have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appearance and essence, function and personality of the media,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media and the audience to deal with information rationally. According to Jung's personality mask theo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media mask, 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similarity, rationality and negativity of the two, which can expand a new cognitive perspective for the cognition of the media and the audience, and make the media and the audience objectively understand the essence and function of the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研究专项项目“认知传播与后媒介时代传播”(2082704194150)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薄云山;;传统报纸在网络媒体时代如何生存[J];新闻采编;2007年05期

2 栾轶玫;;融媒体时代:我拿什么奉献给你?[J];视听界;2009年04期

3 王春华;;地方电视台新闻如何应对“全媒体时代”挑战[J];记者摇篮;2010年05期

4 刘宜民;;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J];军事记者;2010年11期

5 姚嘉莉;;驻站记者也要走进“全”媒体时代[J];新闻传播;2012年08期

6 胡正荣;;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颠覆与重构[J];新闻战线;2013年02期

7 吴义勤;;媒体时代知识分子的选择[J];学问;1999年01期

8 魏武挥;;后媒体时代:内容、渠道和平台[J];传媒评论;2014年03期

9 王敬东;;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导向作用探究[J];新闻传播;2014年04期

10 邓玲玉;;试论全媒体时代中国报纸的革新与发展[J];现代交际;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吴思强;;全媒体时代媒体和记者的社会责任[A];影像大喷发时代新闻摄影人的担当——第十四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韩娜;;全媒体时代我国电视媒体对外发展探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巩志明;;融入全媒体时代——《华商报》近年的变革简述[A];影像大喷发时代新闻摄影人的担当——第十四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连相如;;高校新闻摄影教育要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的需要[A];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十一届全国媒体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秦超;;浅析网络媒体时代中的政府公信力建设[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2)——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C];2011年

6 柳军;;全媒体时代的传媒人才培养[A];影像大喷发时代新闻摄影人的担当——第十四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居杨;;浅谈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应对与思考[A];纪念“银川会议”20周年全国报纸总编辑黄河金岸行暨第13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谢文雅;十八大报道 打造浓墨重彩的全媒体时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2 主持 本报记者 柳森;全媒体时代真没隐私了吗[N];解放日报;2012年

3 怡梦;全媒体时代,警惕传播的位移[N];中国艺术报;2013年

4 钱江晚报社 徐建国;自媒体时代需学会利益分享[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5 李雪慧;建构适应全媒体时代政法新闻宣传观[N];检察日报;2013年

6 李静 通讯员 魏华;全媒体时代构建大宣传格局[N];佛山日报;2013年

7 北京日报社 刘扬;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求新求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8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 顾骏;自媒体时代尤需提高信息素养[N];中国石油报;2014年

9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 副主席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夏潮;迎接全媒体时代新挑战[N];中国艺术报;2014年

10 BlogBus.com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魏武挥;后媒体时代的“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郜书锴;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艳宁;全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突发应急节目的策划和延展[D];河北大学;2015年

2 王川;全媒体时代的符号竞争[D];山东大学;2015年

3 刘晓杰;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思洋;“全媒体时代”下我国节目主持人的转型升级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吴哲冕;自媒体时代公民监督权行使界限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6年

6 张凤;网络自媒体时代下企业微信营销策略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6年

7 曲裕民;自媒体时代新疆媒介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8 陆威;自媒体时代微信谣言防控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9 董居瑶;全媒体时代下的美国社区报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10 祖毓蔓;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02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02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1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