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体时代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0-06-21 12:22
【摘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引发“全民直播”的浪潮,使网络直播成为了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鲜明标志。与此同时,传统的电视直播却不断衰落。随着中国互联网媒体迎来了智媒体时代,作为“直播”的两种重要媒介形式,本文将基于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的现状,从传播模式、传播层次、传播类型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为网络直播把握机遇生成新的价值,以及为电视直播在挑战中实现转型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以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的传播模式为基础,主要运用拉斯韦尔5W模式中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对二者的传播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其中,论文立足于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的受众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受众的特征和选择偏好进行比较分析。在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传播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二者的传播类型和传播层次进行进一步比较分析,旨在发现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的互动形式和特点,以及内容的生产层次,全面分析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传播过程中的异同。本文在传播模式中“5W”分析的基础上,还通过传播类型和传播层次,分析了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的互动形式和内容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二者的认识。从社会大环境上看,本文能够紧随“直播”热潮和智媒体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相对于目前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的研究,本文将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置于智媒体时代,通过具体的比较分析,为智媒体时代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的发展,尤其是电视直播未来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22
【图文】:
图 1-1 2016.12-2017.06 游戏直播/真人秀直播用户规模及使用率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网络直播的快速崛起让电视直播面临着巨大的传统媒体的电视从家居必备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受到巨大的冲节目的开机率和收视率都开始逐年下降,2012 年至 2017 年,中国人长逐年下降,80 后人群收看电视时间显著下降。3. 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陷入发展困境电视直播遭到受众的背弃。过去,人们只能选择围坐在电视机前,道、体育赛事、文娱晚会等直播节目。而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随时看,甚至可以和明星、网红、达人等主播进行互动。在这个以受众为网时代,电视直播没有给受众太多的选择权利,背离了受众的需求。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内容,却也渐渐不被受众所接受,发展转型处与此同时,网络直播开始乱象频发。斗鱼等网络直播平台出现的重起社会强烈关注。“全民直播”时代的网络直播门槛低,在受到消费响的当代社会,巨大的诱惑让网络直播的主播为了赚钱出名,无所不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发展现状后,依托受众调查分析结果的数据从传播模式、传播类型、传播层次三方面切入,比较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并为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研究思路框架如下(如图 1-2 所示):
本文编号:2724061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22
【图文】:
图 1-1 2016.12-2017.06 游戏直播/真人秀直播用户规模及使用率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网络直播的快速崛起让电视直播面临着巨大的传统媒体的电视从家居必备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受到巨大的冲节目的开机率和收视率都开始逐年下降,2012 年至 2017 年,中国人长逐年下降,80 后人群收看电视时间显著下降。3. 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陷入发展困境电视直播遭到受众的背弃。过去,人们只能选择围坐在电视机前,道、体育赛事、文娱晚会等直播节目。而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随时看,甚至可以和明星、网红、达人等主播进行互动。在这个以受众为网时代,电视直播没有给受众太多的选择权利,背离了受众的需求。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内容,却也渐渐不被受众所接受,发展转型处与此同时,网络直播开始乱象频发。斗鱼等网络直播平台出现的重起社会强烈关注。“全民直播”时代的网络直播门槛低,在受到消费响的当代社会,巨大的诱惑让网络直播的主播为了赚钱出名,无所不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发展现状后,依托受众调查分析结果的数据从传播模式、传播类型、传播层次三方面切入,比较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并为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研究思路框架如下(如图 1-2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红;董鑫;;重塑电视直播的魅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09期
2 刘青;;网络游戏直播平台现状概述[J];商;2015年29期
3 李琛;;电视直播能否引入弹幕互动[J];新闻世界;2015年07期
4 王斌;王海虹;历小丽;;直播可视互动网络课堂在医学教育上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年03期
5 官建文;;新闻个性化走向智媒体[J];新闻前哨;2015年05期
6 官建文;;媒体的明天:智媒体[J];新闻世界;2015年05期
7 邓燕萍;;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交互功能的应用分析与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8 李大鹏;;浅析我国网络电视直播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23期
9 李岭涛;戚缤予;;中国电视直播发展态势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0 陆小华;;媒介融合时代的多现场电视直播报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724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2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