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哈节节日文化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05:00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播民族文化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存续,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京族是我国唯一的一个海洋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2006年,京族哈节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的发展为民族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技术的进步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尽管如此,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播仍面临着传播主体不明确、传播内容同质化、传播渠道利用不合理、缺乏受众、传播效果不佳的困境。选择京族哈节作为案例,以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第一手研究资料,深入解读传播内容,并运用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结合民族学、符号学的知识,分析哈节节日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提出明确传播主体、创新传播内容、合理利用传播渠道、培养民族文化受众、提升传播效果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在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传播的研究中做出有益的探索,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学位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K892.11;G206
【部分图文】:
陪祭员
为乡饮忙碌的京族妇女
在平日里,哈亭也是京族人民进行交流、沟通开展活动的集中地,由于哈周围的环境宜人,平日里经常有村民聚集在此休息聊天,以哈亭为中心,附近是京族人家“国门大舞台”、京族小学、村委会活动中心等文化、教育场所。图 2-7 万尾哈亭(外部)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6529
【学位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K892.11;G206
【部分图文】:
陪祭员
为乡饮忙碌的京族妇女
在平日里,哈亭也是京族人民进行交流、沟通开展活动的集中地,由于哈周围的环境宜人,平日里经常有村民聚集在此休息聊天,以哈亭为中心,附近是京族人家“国门大舞台”、京族小学、村委会活动中心等文化、教育场所。图 2-7 万尾哈亭(外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达;;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策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卓煜;京族文化、政治认同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2 阮廷贤;汉越语音系与喃字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黄安辉;中国京族哈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茜茜;仫佬族依饭节的传播渠道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2 青娴娴;贵州苗族节日视频的网络传播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7年
3 周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熊斯霞;京族哈节传统歌舞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6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56529.html